昆虫百科

大螟

2023-04-13

简介

水稻等禾本科作物的蛀茎夜蛾类害虫。又名稻蛀茎夜蛾。学名Sesamia inferens Walker。鳞翅目,夜蛾科。分布于亚洲稻区,中国东部自辽宁以南的地区均有发生。为害水稻、玉米、高粱、麦、甘蔗、茭白、芦苇、油菜等作物。在水稻苗期为害造成枯心苗、穗期造成枯孕穗和白穗。中国50年代推广双季稻,70年代推广杂交稻后,大螟发生量两度上升,成为水稻重要害虫之
一。

形态特征 雌蛾体长约15毫米,翅展约30毫米。触角丝状,头胸部淡黄,腹部灰白,前翅近长方形,淡灰褐色,中央有4个小黑点,排列成不整齐的四角形,后翅灰白; 雄蛾体长约12毫米,翅展约27毫米,体、翅同雌蛾,触角栉齿状。卵扁球形,顶部稍凹,表面有放射状细隆线,初产时色白,孵化前为灰黑色,聚生或散生,常成2~3行排列。幼虫5~7龄,末龄体长约30毫米,粗壮,头红褐或暗褐色,腹部背面淡紫红色。体节上有瘤状突起,上生短毛。蛹长13~18毫米,圆筒形,红黄色,背面暗红,胸部有时覆有白粉状物。(见图)

(a)

(b)

大螟

(a)成虫; (b)幼虫

生物学特性 中国云南的昆明、楚雄,贵州的毕节等地以及四川西部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区,年生2代; 气温较高的丘陵地区,年生2~3代; 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年生3~4代; 江西、湖南、湖北等省和四川平原地区,年生4代; 福建广西及云南开远地区、年生4~5代; 广东南部、台湾年生6~8代。南亚各地年生10~12代。在温带地区,以幼虫在水稻、玉米、甘蔗、高粱等作物被害植株的根茬或茎秆内越冬。翌年春季,老熟越冬幼虫在温度达到10℃时开始化蛹,15℃时羽化。春季气温回升早迟,与化蛹、羽化进度快慢有关。越冬代蛾羽化后,如水稻尚未栽插,多在春玉米或杂草上产卵为害。第一代再转移到水稻上。未老熟的越冬幼虫则在翌年春转移为害冬季作物。热带地区可终年繁殖,旱季湿度不足时,幼虫历期延长。各虫态历期,卵5~13天; 幼虫17~53天; 蛹7~32天;在20℃左右时,成虫寿命6~10天,长的达17天以上。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2.03±0.63℃,有效积温为86.79±4.85日度; 幼虫分别为10.80±2.83℃和384.22 ±74.05日度; 蛹为9.50±0.47℃和168.57±5.84日度;雌蛾为14.06±1.03℃和50.98±5.17日度。雄蛾14.59±1.30℃和39.15±7.54日度。

成虫有趋光性,午夜至凌晨活动最盛。羽化后2~4天开始产卵,以第五天最多,卵产于玉米、水稻和稗草等植株叶鞘内侧。喜选择叶色浓绿、茎秆粗壮的稻株及茎粗在2厘米以下,长有5~7个叶片的玉米弱苗。更喜在稻田稗草上产卵,但稗草单独种植,则很少见卵。同一块田,多选择叶鞘边缘软薄,包茎不紧不松的植株产卵,近田埂2米之内着卵尤多。每雌蛾产卵2~4块,卵量二三百粒左右。多在6~9时孵化,孵化率在20~25℃时,可达60~90%; 25~30℃时,只有20~60%。初孵幼虫在苗期常群集于原叶鞘内侧蛀食,两天后叶鞘变黄,幼虫第一次分散到同穴其他稻株上为害,造成枯鞘,并零星出现枯心苗,五六天后,幼虫已2龄,第二次分散到同穴及附近稻株上,枯心苗逐渐增多。再经四五天,幼虫3~4龄,第三次分散转移为害,枯心苗大量出现; 孵化后20~30天,枯心苗基本稳定。在孕穗期,产在剑叶鞘内卵块所孵化的幼虫,可以直接为害幼穗,取食颖壳和花粉。抽穗后,幼虫从剑叶鞘向里钻蛀,造成白穗。产在剑叶下叶鞘内卵块所孵化的幼虫,则在原叶鞘内取食二三天,然后向上转移,从穗包破口处侵入,未抽穗的造成枯孕穗,已抽穗的直接从剑叶鞘钻孔侵入稻茎,造成白穗。3龄幼虫开始大量分散,白穗成批出现。通常,一条幼虫能造成4~6株枯心苗,一个卵块孵化出来的幼虫,能造成40~80株枯心苗或10~20株白穗、枯孕穗和若干虫伤株。稗草、杂草,由于茎腔小或无茎腔,对幼虫生活不利,2~3龄时即转移到稻苗上为害。末龄幼虫在寄主植物基部枯鞘隙缝内或在近基部的茎杆内化蛹。

发生规律 水稻自分蘖期至基本成熟,均受大螟为害,以破口抽穗期与蚁螟盛孵期相吻合的稻田受害最重。初孵幼虫多在孕穗期侵入,孕穗初期侵入率为12%左右,后期为6%左右; 齐穗后不能侵入。齐穗后出现的白穗和虫伤株,主要是2龄以上幼虫转株为害所致。但只有在本田中产的卵块,才是主要虫源。因为秧苗带卵移栽,卵块淹于水下或埋入表土,不能孵化: 只有正在孵化的卵块,在栽后断水的情况下,少量幼虫能够存活。第一代盛卵期,如雨日多,肥料足,玉米旺长,叶鞘紧抱茎秆,不利大螟产卵。已产的卵,因茎秆生长较快,叶鞘胀裂,易被雨水冲落,或与卵缓缓磨擦,被向上推挤而脱落。遇暴雨稻田积水较深,能淹死大量幼虫。

高温干燥是越冬幼虫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在温度20~25℃时,成虫交配产卵正常,幼虫和蛹的存活率高: 温度上升到28℃,成虫交配产卵受到抑制,幼虫和蛹的存活率也下降。因此,在中国主要稻区,越冬代发蛾量高,第一至二代受高温抑制,繁殖率降低。秋季温度下降,第三代又显著回升。但在贵州省毕节,全年日平均温度在25℃以上时间只有3~7天,几无炎夏,冬季又都在0℃以上,为害经常较重。水稻、玉米、高粱混栽地区,滨湖芦苇、茭白、水稻混栽地区以及杂草较多的丘陵稻区,发生较多。单季稻改种双季稻,前作播种早,有利于越冬代蛾产卵,种植杂交稻,由于茎粗、叶鞘宽阔,有利于产卵和幼虫存活,也易大发生。

卵期天敌有稻螟赤眼蜂。幼虫和蛹期有中华茧蜂、螟黑纹茧蜂、稻螟小腹茧蜂、螟黄瘦姬蜂、螟黑瘦姬蜂、螟蛉瘤姬蜂等。青蛙、蜘蛛等也捕食大螟的成虫和幼虫。

防治方法 采用历期法预测发生期。发生量和为害程度预测,可根据各类稻田虫口密度、死亡率、产卵量、孵化率、幼虫侵入为害时的苗情、天气和天敌等参数,进行综合分析,还必须注意稻田外的寄主,如玉米地的卵块密度和为害程度。清除稻桩和玉米根茬、茎秆残物,可减少虫源。卵盛孵前,拔除稻田稗草,铲除田边杂草。双季早稻收获后,及时犁翻沤田,早玉米收获时,及时处理遗株,消灭其中幼虫和蛹。在幼虫盛孵始期,对正在孕穗末期、破口抽穗,以及刚齐穗的稻田,根据虫情适当用药; 对孕穗初期的稻田,则可待破口抽穗和孵化高峰时酌情用药。施药时,稻田需有水层7~10厘米,并侧重于田边1~2米范围内的稻株。常用药为氧乐果、敌百虫等。

英文

purplish stem bor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