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百科

运动机能检查

2023-04-11

简介

观察有无运动障碍, 以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的方法。常见的异常运动有以下几种。

强迫运动 一种神经症状。脑机能障碍所引起的一种既不受意识支配, 也不受外界因素影响的不自主运动。常表现为:①盲目运动。病畜作无目的地徘徊走动, 长时间不止, 不注意周围事物, 对外界刺激缺乏反应。有时不断前进, 一直到头顶障碍物并抵于其上而不动, 但人为地将其转动后,则又盲目向前徘徊,见于脑与脑膜的局限性或占位性病变。②圆圈运动。病畜按一定方向作圆圈运动, 圆圈的直径或者不变, 或逐渐缩小,最后以一肢做轴, 其余三肢绕之做原地转圈(称时针样运动)。是大脑皮质、中脑、脑桥、前庭核等部位发生损伤, 特别是一侧性损伤或有占位性病变所致。局限性病变的部位不同,转圈的方向亦不同。前庭核的一侧性损伤,向患侧作圆圈运动(下行神经纤维不交叉),四迭体后部至脑桥的一侧性病变, 向健侧作圆圈运动(下行神经纤维交叉); 大脑皮质的一侧性损伤, 向健侧作圆圈运动(神经纤维交叉); 大脑皮质的两侧性损伤, 则可向任何一侧作圆圈运动。

共济失调 一种神经症状, 在运动过程中,步幅、运动强度和方向性发生异常改变, 以致动作缺乏节奏性、准确性和协调性, 又称运动失调。病畜表现后躯踉跄, 躯体摇晃, 步态不稳, 动作笨拙,四肢高抬,用力着地, 如涉水样步态或呈醉酒状。由于损伤的部位不同, 失调的表现形式有: ①脊髓性失调。运步时左右摇晃,但头不歪斜。主要是脊髓背根或背索受损害,使肌肉运动失去中枢调节所致, 也可见于脑脊髓丝虫病。②前庭性失调。头向患侧歪斜,常伴有眼球震颤,遮眼时失调加重, 是由于迷走神经、前庭神经或前庭核受损伤, 进而波及中脑、脑桥的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和外展神经核的结果。常见于家禽的B族维生素缺乏症和慢性鸡新城疫等。③小脑性失调。体位平衡失调兼有运动失调。失调与视觉无关, 主要是小脑受伤害所致。④大脑性失调。能直线前进, 但体躯向健侧偏斜, 甚至在转弯时跌倒。见于大脑皮质额叶或颞叶损伤时。

痉挛 肌肉不随意急剧收缩的一种神经症状, 又称抽搐。按其表现形式分:①阵发性(间代性)痉挛。肌肉的收缩与弛缓交替出现, 时间短暂, 发作快速, 呈现一阵阵有节奏的不随意运动。常见于重剧的传染病、饲料中毒、肠道性自体中毒和脑贫血等。主要是大脑皮质运动区受刺激而过度兴奋的结果。此外, 在某些代谢病(如钙、镁缺乏),脊髓或局部神经受刺激(如膈神经受刺激)时,肌肉神经的应激性增强, 也可引起阵发性痉挛。②强直性痉挛。肌肉长时间均等连续收缩,无弛缓或间歇的一种不随意运动。常见于破伤风、脑炎和士的宁中毒等。主要是大脑皮质受抑制, 基底神经节受损伤, 或脑干和脊髓的低级运动中枢受刺激的结果。

瘫痪 骨骼肌随意运动减弱(不全麻痹)或完全丧失(完全麻痹)的一种神经症状, 又称麻痹。按其发生的躯体部位, 分单瘫(一个肢体的瘫痪)、偏瘫(一侧体躯的瘫痪)和截瘫(后躯瘫痪)。偏瘫提示脑的疾病;截瘫是脊髓损伤所致; 单瘫多为脊髓的损伤, 也可见于脑及周围神经的疾病。按神经系统的损伤部位, 又分为: ①中枢性瘫痪。上位运动神经原损伤所致, 见于脑和脊髓某些器质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 一般无肌肉萎缩。②外周性瘫痪。下位运动神经原损伤所致, 见于脊髓腹角和脑神经运动核的运动神经原损伤或外周神经损伤。临床表现为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肌张力降低, 肌肉迅速萎缩。

英文

examination of moterfun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