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油菜三大类型之一。学名Brassica juncea Czern.et Coss.。由芸薹(aa,n=10)和黑芥(bb,n=8)通过自然种间杂交后双二倍化进化而来的一个复合种。中国是它的起源地之一,又称大油菜、高油菜、辣油菜、苦油菜等。因其叶形和株型与芥菜酷似,故名。染色体组为aabb,n=18。
芥菜型油菜在中国各地均有分布,类型分化中心在中国西南的川、黔、滇三省,且以云贵高原区和蒙新内陆区分布最多。以新疆、云南两省(自治区)分布最为集中,种植面积大。世界上以印度种植面积最大(占70%),主要分布于恒河流域;苏联次之,主要分布于顿河流域和外高加索地区。
芥菜型油菜株体较高大或发育中等。生育期中等,介于白菜型和甘蓝型之间。苗期株型因种性不同而异,中国北方冬油菜冬性强的品种,株型匍匐,越冬时生长点下陷能耐低温,主根很发达,耐旱性强,耐瘠性也强。细叶芥油菜(B.juncea var. gracilis Tsen etLee)基叶呈披针形,较小而窄狭,有长叶柄,密被刺毛和蜡粉,叶缘有缺刻,且有明显锯齿。大叶芥油菜(B.juncea Czern. et Coss.)基叶宽大而坚韧,呈大椭圆形或倒卵圆形,少被或不被刺毛,薄被或不被蜡粉,先端有钝头,叶缘无明显锯齿,全缘或波状。叶色常绿、浓绿和紫红,有时叶面灰白。薹茎叶有明显短叶柄,不抱茎是这个类型油菜最显著的共同特征之一。叶面粗糙,皱缩。株型松散,分枝性强,分枝部位较高或很高,分枝数多,且多有二至三次分枝,但上部分枝较纤细。茎组织坚韧,木质化程度高,不易倒伏。花色淡黄或黄白,花瓣较窄小而长,平展,分离明显。花序中间花蕾着生位置高于或低于开放花朵,开花时雄蕊花药一般内向开裂或半内向开裂,自交亲和性强,自交结实率高,一般70~80%,异交结实率一般在10%以上,属常异花授粉植物。西北春油菜角果组织坚韧,过熟不易开裂;南方冬油菜果皮较薄,极易开裂。种子较小,一般千粒重1.5~2.5克。西北春油菜千粒重较高(一般3~3.5克)。种皮暗褐色或黄色,表面有明显网纹,有强烈辛辣味。种子含油量较低,一般为30~35%,产自中国云贵高原的高达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