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百科

灯心草

2023-04-10

简介

灯心草科灯心草属中的一个栽培种Juncus effusus L.,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席草、蔺草。因茎髓部可作灯心而得名。茎秆是编织原料,全草入药治五淋。中国公元9世纪就有人工栽培的记载,16世纪的《农政全书》记述了种植管理的方法。主产区为浙江、江苏、福建、湖南、台湾和安徽等省,朝鲜、日本也有生产。

须根系; 地下茎匍匐生于表土层,有节并被鳞片,粗约2毫米; 地上茎秆圆柱状,高120~150厘米,粗1.5~4毫米,基部着生鞘叶; 花侧生茎秆端部,聚伞花序,小花两性,自花授粉;蒴果,种子纺锤形。

灯心草属长日性喜荫凉作物,宜湿润、怕高温,耐盐性能差。以微酸性或中性有机质含量高的粘壤土为宜。发育阶段分蘖芽萌发、茎秆伸长、开花结实3个时期。全生育期250~270天。蘖芽萌发最适温度为20~23℃,高于35℃或低于5℃蘖芽处于休眠态; 茎秆伸长最适温度为18~23℃。

灯心草

栽培管理分草秧期和本田期两个阶段:

草秧期主要是育秧阶段,约100天。草秧可用种子繁殖,也可用老草株进行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有两种方法: ①高割留苗法。选长势直立整齐的老草秧,割草时留草桩6厘米左右,然后施肥、灌水促其再生、长秧。生长过旺、分蘖过多时,要控制水肥,并通过浅灌凉水,来壮秧。②移栽育苗法。割草时留草桩16~17厘米,使其再生,然后挖穴,以16×16厘米的株行距栽插再育。

本田期又分移栽期、基本株形成期、茎秆快速伸长期和成熟期。移栽前要施基肥并将田耙成糊状。每公顷插18~24万丛,插深3.5~5厘米,插后至翌年春季生长缓慢,易滋生杂草,要勤锄以灭草害。基本株形成期要“打脑”,即割尖,以抑制生殖生长,促进蘖芽萌发。从蘖芽萌发开始,就要分期施肥,适时灌水,以满足茎秆伸长的需要。主要病虫害有席草螟Bra-dilla sp.和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发现后要及时防治。茎秆由浓绿转翠绿,由柔软变稍硬且滑而有光泽时,为成熟适度,应及时收获。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