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百科

南阳牛

2023-04-10

简介

产于河南省南阳地区的地方牛种。属大型役肉兼用品种。

历史 据南阳博物馆内出土文物西汉石刻壁画——黄牛阉割图证明,2 000多年前南阳养牛业已相当发达。南阳地区自然地理条件优越,土地肥沃,农业发达, 饲料丰富, 是南阳牛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

1957年建立南阳牛良种场和南阳地区黄牛研究所、畜牧兽医站、冷冻精液站等机构,从事良种繁育、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和选育提高工作。1981年国家标准局颁发了《南阳牛国家标准》。确立了南阳黄牛品系繁育方案,是中国黄牛开展品系繁育最早的品种(图)。

南阳牛28号系的系祖

产地与分布 主产于河南省南阳地区白河和唐河流域的南阳市、南阳县、唐河、邓县、新野、镇平、社旗、方城县等广大平原地区。分布于许昌、周口、驻马店、开封和洛阳地区等。南阳地区8个中心产区1991年底存栏量达145万头。其中适龄母牛56万头,占牛群的38.6%;种公牛经过鉴定注册的900余头,其中国家冷配站国颁一级标准以上种公牛有30余头。

外貌特征 体格高大,肌肉发达,结构紧凑,体质结实,皮薄毛细。鼻镜宽,口大方正。角形以萝卜角为主,公牛角基粗壮,母牛角细。鬐甲隆起,肩部宽厚。背腰平直,肋骨明显,荐尾略高,尾细长。四肢端正而较高,筋腱明显,蹄大坚实。公牛头部雄壮,额微凹,颈短厚稍呈弓形,颈侧多有皱褶,肩胛骨斜长,前躯发达。母牛中、后躯发育良好。毛色有黄、红、草白三种,面部、腹下和四肢下部毛色浅。鼻镜多为肉红色,部分有黑点。蹄壳以黄蜡色、琥珀色带血筋者较多。1981年对26头成年公牛和223头成年母牛的测定,证明南阳牛是中国黄牛中体格最高的。体重成年公牛647.9±176. 3千克,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分别为144. 9±9.6厘米、159. 8±12.0厘米、199. 5±21.1厘米和20.4±1.7厘米;成年母牛相应为411.9±84.4千克,126. 3±7. 1厘米、139.4±10.2厘米、169. 2±11.0厘米和16.7±1.0厘米。

生产性能 经强度肥育的阉牛体重达510千克时宰杀,屠宰率64.5%,净肉率56. 8%,眼肌面积95. 3平方厘米。肉质细嫩, 颜色鲜红, 大理石纹明显。

南阳牛体格高,步伐快,挽车速度每秒1.1~1.4米, 载重1 000~1 500千克时, 能日行30~40千米,是中国黄牛良种中著名的“快牛”。南阳牛已建立28号(体长系)、4号 (胸粗系) 两个品系 (以肉为主)。

自1991年起,利用夏洛来牛、利木赞牛、皮埃蒙特牛、西门塔尔牛与南阳进行杂交改良,每年改良3. 5万头左右。其中以夏洛来、利木赞为主,杂交效果明显。夏洛来与南阳牛的杂种牛70头测定, 初生重平均34. 5千克,比同期南阳牛多7千克,8个月断奶体重达187千克,日增重585克。经过育肥,20月龄体重可达400千克。1991~1992年与意大利合作用皮埃蒙特肉牛与南阳牛杂交,测定25头杂种牛,初生重平均38千克, 8月龄断奶197千克, 日增重660克。

南阳牛向肉用方向的选育和发展, 积极进行导入杂交等, 加速了南阳牛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

英文

Nanyang Cat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