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百科

牦牛

2023-04-10

简介

牛亚科 (Bovinae), 牦牛属 (Bosgruniens)动物,又称犛牛、氂牛、旄牛。藏语音雅克,各国的牦牛名称从藏语译音。因其叫声似猪,又名猪声牛。牦牛与黄牛同属异种。原始牦牛是家牦牛和野牦牛的共同祖先。

产地与分布 牦牛是驯化在海拔3 000米以上地区的一种特有家畜,是世界屋脊上的一个珍贵牛种。集中于东经70°~115°,北纬27°~55°之间, 中国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其次是与青海、西藏接壤的甘肃、四川、云南部分山区及新疆等地。在蒙古、前苏联、阿富汗、尼泊尔、印度等国家与中国的相邻地区也有分布。中国是世界上拥有牦牛最多的国家, 到1990年底有牦牛1307万头以上。占世界牦牛总头数的93%。

外貌特征 头部较重,额短宽,稍显穹隆,鼻长微陷,鼻镜下翻,眼突出有神,耳小,角细长,一般角尖向上向前或向后开张呈弧形,少数无角。颈细下垂,公牛颈部粗宽。无垂皮或甚小。鬐甲高耸,向后渐倾,背部低平,十字部隆起。胸短深而宽广。背短,肋骨开张,腹大腰长,臀部倾斜呈屋脊形。尾短毛长而密,形似马尾。四肢短,后腿轻瘦,蹄大坚实。乳房小,乳头短,乳房组织欠松软,乳静脉不发达。毛色种类较多,黑毛最多,次为褐色、灰色、黑白花斑,白色者少。鼻镜、角、蹄多为黑色。全身被毛粗长,一般在7~20厘米之间。牦牛因生息地区不同有谷地型和草地型两种。谷地型的头部较粗壮,公母都有角,肩峰明显,毛色比较单一,以黑褐色为主,体质较结实;草地型头部较清秀,有一半的牛无角,体型多前高后矮, 毛色较杂。

生理特征 牦牛生活在特定的高原高寒环境气候地带,是逐雪线而游牧变迁的耐高寒牛种,适应独特的生态地理环境。牦牛的胸部发育良好,胸椎比普通牛多1~2个,肋骨窄长,间距大,气管软骨环间距与狗的气管相似,可适应频速呼吸;心肺发达,心、肺脏指数大,平均为0.778±0.040和1.212±0.110,肺小泡和小泡束的面积大,平均占总面积的59%,而当地黄牛为40%;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高, 红细胞为900万/毫米3以上,血红蛋白为13克/100毫升。血清生化成分中胆醇含量公、母牛分别为:138.55毫克/100毫升和140.10毫克/100毫升; 碱性磷酸酶为11.51和14.58全氏单位; 总蛋白为8.05克/100毫升和7.84克/100毫升;清蛋白为3.34克/100毫升和3.23克/100毫升,r-球蛋白为2.25克/100毫升和2.10克/100毫升;LDH同工酶活力为781.7和650.0。加之其被毛、皮肤和蹄质的特殊结构及口、鼻、唇和舌的异常结构,使它能爬越高山峻岭,绵羊无法通过的地方和无法利用的牧草,它均能顺利通过和采食,故有“高原之舟”的誉称。牦牛还能打滚,是其他牛种所没有的习性。

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60,有29对常染色体,为端着丝点染色体;性染色体为XX/XY型,其中X性染色体为亚中着丝点染色体,Y性染色体为较小的亚中着丝点染色体。

生产性能 它的经济用途广泛,俗称“万能种”,是当地牧民不可缺少的家畜。牧民以牦牛的绒、皮为衣,肉乳为食,长毛编织帐篷居住,阉牦牛供乘骑、耕地和驮运。屠宰率为45. 5%~56. 0%。肉呈鲜红色,蛋白质含量高,为21.6%,脂肪含量低,为1.6%~4. 7%,是藏医用作食疗的壮补剂。泌乳期产乳量450~600千克,乳脂率6.9%,脂肪球大,直径为4.0~4.5微米。乳中含干物质17.0%~18.0%,乳蛋白5. 4%,乳糖5.0%,密度1.036。1千克乳的热量为4.213兆焦,比黑白花奶牛高44%。乳的色泽金黄,是乳制品的上等原料, 尤其宜于加工成酥油和酸奶。

牦牛役用性能良好,在高山草原地区驮重50~100千克, 日行20~30千米。此外,骑乘、耕地、挽车等,使用年限可达15年。

牦牛毛是中国的传统特产, 尤以白牦牛尾毛经济价值最高。有75%毛纤维无髓,光泽好。平均剪毛量0.989千克, 最高达5千克。

犏牛(cattle yak) 牦牛与当地黄牛进行种间杂交的杂种牛。以黄牛为父本,牦牛为母本者叫真犏牛(即正交犏牛)或黄犏牛(图1);以牦牛为父本,黄牛为母本者叫假犏牛(即反交犏牛),或牦犏牛(图2)。无论“真”、“假”犏牛雄性均不育。但公母生长发育、体尺、体重以及生产性能均比亲本有较大的提高,是同属异种间的一种经济杂交方式。

图1 真犏牛 (母牛)、牦渣子 (犊牛)

图2 假犏牛 (♀) (麦洼牦牛♂×黄牛♀)

尕里巴(cattle upgrading yak) 普通牛的种公牛和真犏牛(或犏牛)杂交所生种间杂种二代牛,即普通牛种血3/4,牦牛种血1/4,藏语读作尕里巴。尕里巴外貌近似或趋向普通牛种,一般对高山草原的适应性较犏牛差,要求饲养管理条件较高,生产性能低。

牦渣子牛 (yak upgrading hybrid) 牦公牛和假犏牛(或犏牛)杂交所生杂种二代牛,即含牦牛种血3/4,普通牛种血1/4,外形近似牦牛。公牛无生殖力,母牛可繁殖。

野牦牛(wild yak) 中国青藏高原上的珍贵野生动物。生活于青藏高原海拔4 000~6 000米的高山中。外形似家牦牛。成年野公牦牛体重为570~650千克,体大凶猛,全身被毛密而长,腹部毛长,几乎垂到地面。角粗长,呈圆锥形,毛色多为黑色。数十头或数百头成群生活,在配种季节有时闯入家牦牛群中进行配种,其杂交后代至今在青海玛多县牧场及大通牛场等单位有饲养, 并用来人工交配家牦牛, 以增强体格和生产性能。

英文

y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