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百科

毛蔓豆

2023-04-10

简介

豆科毛蔓豆属的一个种(Calopogonium mucunoides Desv.),又名米兰豆。多年生牧草,主要用作青饲和放牧,也是优良的覆盖和绿肥作物, 亦可作保持水土植物。

分布和适应性 原产南美、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20世纪初引入非洲和亚洲热带,起初用作胶园和可可园等的覆盖作物,澳大利亚和巴西用作饲料。20世纪30年代中国海南华侨从南洋少量引进,50年代较大量引进广东、福建、云南、广西等省(区)为热带的覆盖作物及饲料。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年降雨量870毫米以上地区,较长期的干旱常致死亡。不耐低温霜冻,在华南有霜地区留种困难。对土壤要求不严,可耐较瘠薄的红壤土,适应pH值为4. 3~8. 0。不耐涝,耐刈割力较差, 不耐荫蔽和火烧。

形态特征 根系较浅,茎蔓较细,缠绕匍匐,长1~3米。三出复叶,小叶卵圆或椭圆形,长4~6厘米,宽2~4厘米, 顶部钝或具细尖。托叶箭头状, 茎叶均密被黄色细毛。花小,淡蓝色。荚长2~4厘米,宽3~4毫米,密被黄色硬毛。种子小,长椭圆形,棕黄色,千粒重11.3克。染色体数2n=36 (图)。

栽培技术 一般在早春雨季开始时播种。种子用砂磨擦或80℃热水浸种。每公顷播种量撒播6~10.5千克,条播3~6千克,行距1米。也可用枝条栽植。每公顷施用过磷酸钙150~300千克和腐熟有机肥作基肥。在雨季生长很快。很少单播, 常与盖氏虎尾草、糖蜜草或俯仰马唐混播,也可与蝴蝶豆、爪哇葛藤混播, 以建成较持久的草层和提高产量与质量。每公顷产鲜草15 000~22 500千克。

毛 蔓 豆

营养成分和利用 生长期茎叶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15. 6%、粗脂肪2.3%、粗纤维31.5%、无氮浸出物44.4%、粗灰分6.2%、钙1.42%、磷0.19%。茎叶繁茂, 含营养成分较高, 但适口性差, 主要喂牛。

英文

calo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