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百科

鹅细小病毒

2023-04-10

简介

导致小鹅瘟的病原体。又名小鹅瘟病毒、雏鹅肝炎病毒、雏鹅渗出性肠炎病毒。是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成员。

病毒具有细小病毒属病毒共有的形态和理化特性。病毒的特点是单一血清型,无地域性差异或仅有微小差异。与细小病毒属其他成员没有血清学交叉反应。对外界因素有很强的抵抗力,50℃ 3小时、37℃经7天,对其感染滴度无影响,对乙醚、氯仿、胰酶和pH3的处理均有抵抗力。

将病毒经尿囊腔接种于13~15日龄鹅胚,经5~7天孵育,约有半数鹅胚死亡。在鹅胚中连续通过10代后,致死期可缩短至3天左右。死胚出现绒毛尿囊膜水肿,胚体有多数呈鲜红色充、出血变化,心肌及肝变性。经十几代以后,病毒对雏鹅的毒力明显减弱。将这种传代毒接种鸭胚或其成纤维细胞培养物上,不出现致细胞病变作用,培养物中含毒浓度亦很低。病毒能适应于鹅胚或其成纤维细胞,并出现折光性增强、圆缩直至溶解、脱落等。接种时以同步进行为宜。感染细胞出现大型核内包涵体。病毒对体外细胞培养物的专嗜性很强,除鹅胚适应株可在鹅胚组织细胞内增殖外,在其他培养细胞内均未见增殖。

病毒主要引起雏鹅的急性肠炎以及肝、肾、心等器官炎症。其感染范围只限于鹅和个别品种的鸭。

英文

goose parvovir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