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真核细胞间期核中除核被膜、染色质和核仁以外的物质,又称核液。含有蛋白质、水、无机盐、RNA、DNA复制和转录所需的酶类及其底物,还有核糖核酸酶、碱性磷酸酶以及其他水解酶等,是细胞核行使各种功能的内环境。近年应用选择性生化提纯与整装细胞电镜技术,发现无定形核基质中存在着以纤维蛋白为主要成分的精密网络系统,称核骨架。它与核片层、核膜孔复合体及胞质中的中间纤维,在结构上相互连结,核仁被网络在核骨架的网架之中。核骨架的发现,仅有十余年历史,关于其结构、成分和功能的研究,尚处于探索与争议阶段。
核骨架的组成成分十分复杂,不象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等由非常专一的蛋白质成分构成,核骨架中约含十多种蛋白成分,多数是非组蛋白性质的纤维蛋白,其中相当部分是含硫蛋白,分子量为4×104~6×104。此外,还含有少量而必需的RNA,有人证实,它对保持核骨架三维结构的完整性起重要作用。
核骨架与DNA复制、基因表达以及核内一系列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如DNA复制时,新合成的DNA先结合在核骨架的纤维上。又如以体外培养的3T3成纤维细胞为材料,用3H-TdR进行脉冲标记,然后分离核骨架,发现3H-TdR标记30分钟后,与核骨架结合的DNA,90%是新合成的; 用电镜放射自显影证实,DNA复制的位置遍及整个核骨架。RNA的合成与修饰也在核骨架上进行,实验表明只有结合在核骨架上的基因才能进行转录。推测基因组在核骨架上锚定后,可使DNA解旋得到很好的支撑,并使其与聚合酶有更多的接触面。当细胞癌变后,其核骨架的结构与蛋白质成分发生明显的变化。海胆发育过程中,核骨架蛋白磷酸化呈现出与分化密切相关的时期特异性。
英文
nuclear matr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