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化学符号F,原子序数9。以化合态广泛分布。自然含量(ppm):地壳625;土壤300~500;海水1.3~104;淡水0.1~0.2;植物<10(干重);人骨100~140,随年龄而增加,40岁男性和30岁女性含400,60岁男性500~600,而女性450~500,70岁开始下降。氟用作制致冷剂(氟利昂)、树脂、防腐剂等。氟污染有天然源和人为源,渠道有饮水、食物链和呼吸。污染程度与氟浓度和作用时间相关,长期饮用>1ppm的水产生斑釉牙。氟化钠致死量为2.5~5.0g/2~4小时。氟选择性地积累于骨组织。中毒症状为氟骨症,运动机能、甲状腺、生殖机能和肾障碍,贫血。氟对植物产生积累性污染和酸型烧灼状伤害,使叶尖、叶缘和枝梢坏死,生长、结实受阻。牛羊吃了含氟40~50ppm的草料,蚕吃了30ppm的桑叶,都出现中毒及致死伤害。唐昌蒲、郁金香、杏是最敏感的指示植物。氟利昂是迄今认为产生南、北极臭氧洞的污染物。氟是生物必需元素,对保持成人骨骼正常和预防龋齿有重要作用。氟是环境监测的重要项目之一。最高容许浓度: 作业环境空气中美国规定为2mg/m3 (HF),苏联为0.5mg/m3 (HF),我国为1mg/m3(HF及氟化物,换算成F);大气质量标准苏联、民主德国、保加利亚规定为0.005mg/m3 (24小时平均),0.02mg/m3(20或30分钟平均); 我国规定居住区大气中氟化物 (换算成F)为0.02mg/m3(一次),0.007mg/m3(日平均);地面水中氟 (无机化合物) 为1.0mg/m3,生活饮用水中氟化物不超过1.0mg/L,适宜浓度为0.5~1.0mg/L。(参见氟利昂、臭氧层耗竭)
英文
fluor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