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为加强树木盆景的野趣和艺术效果而对根部进行人工雕饰的技术措施。根部修饰造型是中国盆景艺术造型的重要技法之一。主要方法有弯曲、雕饰和提露三种。
根的弯曲 常用方法有盘根、连根、石附三种。
①盘根法。从小苗开始培养使根群上部形成盘绕的曲根。其方法有三:一是人工盘根,将小苗的几条长根缠绕在根蔸处,盆栽培养,数年后逐渐露土。根的蟠扎弯曲,要求姿态自然屈曲,切忌规则、圆正。蟠扎时,可有意勒伤部分根皮增加根部露土部分的疤痕,使露根显得苍老。二是石砾盘根,凡是耐瘠薄的树种,将其栽种在混有1/2以上石砾的壤土中,经3~4年根部弯曲,露土后交错盘结。三是螺壳盘根。将小苗栽在混有螺壳的盆土中,树根长入壳内,经3~4年形成螺旋状弯曲,敲碎螺壳即可露出曲根,有独特的观赏效果。②连根法。是培育连根式树木盆景的方法,有埋根和压条两种。埋根培育,即选用容易萌生根蘖的树种,取长10~20cm的根段,用铅丝缠曲成一定弯度,平栽于盆内,促其长出不定根和不定芽,经2~3年即可长成连根式桩景。压条培育,即选用发根性强的树种,剪取其基部枝条,用铅丝缠绕弯曲,并刮去部分树皮,压入土中(压土要牢实)。待新芽萌生,不定根伸长,翌年春季剪离母株,拆除铅丝,盆栽养护,经数年后形成连根式桩景(图1)。③石附法,也称附石法,是常用桩根修饰方法之一。选疏松多孔、吸水性强的石料作为树根的附着体。先将石料凿一些洞孔或透穿的穴眼。在较大的洞孔中填满肥土,将树桩短根插入洞穴,而较长的根则插入穴眼内。另外,将部分长根紧贴石表,呈抱石状。桩根附石后,将整个石块涂以草泥,厚度以根不外露为度,经2~3年,根与石面贴合。用水冲掉草泥后,附石之态即形成了(图2)。
此外,还可用外形凹凸不平的粘重土团,将根条随形展布其外,然后一同栽入盆中,可使根保持屈曲状态生长,2~3年后也可定型。
根的雕饰 树根的表面雕饰,主要是为了使以后露土的根皮表面粗糙皱裂,姿态古朴。雕饰方法与枝干雕饰基本相同,只是根部雕饰处理不宜太重。在树木翻栽季节,采取截直取曲的修剪法,或划破粗根外皮,也有一定的雕饰效果。
根部雕饰后,要用灭菌剂处理。处理方法是将修剪、雕饰的树根,用1%硫酸铜溶液或20%石灰水浸泡消毒一小时;也可用福美锌、赛力散掺细土撒于根部周围,防止根部罹病。
根的提露 树桩盆景的露根,俗称“鸡爪根”或叫“提根”。常用的露根树种,多为发根力强,长速快的落叶树,如迎春、六月雪、紫薇、三角枫等。露根应分几次(即几年)进行。根据树种的不同习性,每两次之间间隔半年、一年乃至两年不等。一般采取的方法有深盆高栽壅土法、深盆平栽冲水和圆筒砂培法三种。①深盆高栽壅土法。先将树桩高栽盆中,在根部周围壅培
馒头形土堆,使桩根不外露。一年后,自上而下一层层掏去土壤。每掏一层之后,要间隔半年至一年再掏下一层,使树根逐步露出土表,不致因突然出露而损伤根系。经2~3年,从深盆翻栽入浅盆,并逐步提高栽培高度。再经2~3次翻盆,桩根完全裸露。②深盆平栽冲水法。将树桩先栽入盆中,深度以桩根不露出盆面为度,待树桩恢复生长后,根部不断向盆底伸长。每次浇水,酌情提高浇水的落差,将根部表层泥土逐渐冲走,根部逐渐显露。再通过翻盆,提高根部的位置。如此反复2~3次,形成露根。③圆筒砂培法。选40~50cm的无底圆筒(深盆也可),在筒的下部填入约10cm培养土,然后把易发侧根且伸长快的树种桩坯栽入圆筒,再用河砂填满,并加强水肥管理,待根系长入培养土后,自上而下,分3~5次逐步扒出河砂。每次扒砂间隔半年至一年。扒完河砂,去掉无底圆筒,根系上部裸露土表,栽入浅盆即成露根。
图1连根式树木盆景制作过程示意
图2 附石式树木盆景制作过程示意
英文
additional treatments for Penjing ro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