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石竹科,石竹属。又称洛阳花。多年生草本,常作一二年生花卉栽培,株高20—45厘米,茎簇生,直立,光滑;叶对生,狭长披针形,基部抱茎;花着生于枝顶,单生或成对或为圆锥状聚伞花序,花径2—3厘米,花瓣5枚,花色红、粉或白,花期4—5月;蒴果。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现国内外广为栽培。播种或扦插繁殖。性耐寒,怕热,喜阳光,耐干旱,忌水涝,要求土壤肥沃而排水良好。播种于9月初在露地苗床进行,10天左右即可出苗整齐,秋末移植于阳畦越冬,第二年春季定植于露地。扦插则利用茎基萌生枝条进行,扦后可稍行遮荫并保持空气湿度,待生根后移植。石竹生长健壮,管理简便,栽培时南方多于11月初定植,使其于冬前发棵; 北方为使其在“五一”开花,常于11月置于阳畦越冬,第二年4月定植露地或上盆。定植株行距为20厘米×40厘米。因蒴果成熟期不一致,应注意分批采收。又因其种间或品种间易杂交,故采种用母株在栽培时应保持一定距离,不在同一个风向位置。石竹变种、品种极多,艳丽多彩,园林中常作节日用花,可置于花坛、花径及岩石园,亦可盆栽或作切花,全草尚可入药。
石竹
本属有观赏价值的种及变种还有:羽瓣石竹(var. laciniatus)瓣片先端深裂成细条,往往呈扭曲状,花径5—6厘米,有单瓣、重瓣品种。锦团石竹(var. heddewigii)又名繁花石竹,花径5—6厘米,花瓣先端齿裂或羽裂,类型很多。须苞石竹(D. barbatus)又名十样锦,苞片先端须状,花色白、粉、红、紫等,花期春夏,分布于欧、亚两洲。少女石竹 (D. deltoides)茎匍匐于地面,叶小而短,花白、粉及淡紫,分布于英国、日本。常夏石竹(D. pluma-rius)花常2—3朵顶生,径约2.5厘米,花色白、粉、紫及复色,具香,分布于奥地利至苏联西伯利亚。瞿麦(D.superbus)疏圆锥花序,花径3.5—4厘米,瓣端切裂或细条状,花色白、粉、紫等,具芳香,分布于欧、亚两洲。全草入药。
瞿麦
学名
Dianthus chinensis (Chinesep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