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降低坝(堤)下游覆
盖层内的渗透水压力和坝(堤)体浸润线,以防止管涌、流土、沼泽化等以及增加堤、坝稳定的一种减压排渗设施。当下游土层表面不透水层较厚或透水坝基未用垂直防渗设施截断渗流,以及在工程运行中发生冒水、土沸、管涌时,多在下游坡脚后设置减压井(图1)。减压井有时与排渗沟联合运用。
图1 减压井布置
减压井系统的设计,是要确定井径、井距、出水口位置及井深,并计算相应的渗流量,井距一般为15~30米,有的还根据实际观测资料进行补井调整,井径一般不小于15厘米且不超过25~30厘米。井内渗水须从排水沟排走,或利用集水沟排出,井的出水口愈低则排水效果愈好。
减压井由井孔、井管、反滤层、井口结构和排水沟等部分组成(图2)。井管与井壁之间填反滤料,井
孔直径视井管材料而定,一般为60~75厘米,井管上部为上升管,下部为滤水管,最下部留1~2.5米作为沉淀管,运用一定时期后,可以用压缩空气洗井,清除沉淀的泥沙。 上升管和沉淀管部分的管壁是不透水的, 滤水管部分在管壁上开凿小孔以进水, 这段俗称花管, 其开孔率一般采用15~20%, 视排水量和管径而异, 为防止细沙渗入管中, 花管外壁需包铜丝网或塑料网。
图2 设置在排水沟底部的减压井
井管有石棉水泥管、 钢管、 混凝土管、 透水混凝土管、 塑料管、木管和瓦管等。 常用的为石棉水泥管和钢管。
英文
relief welljianya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