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百科

红壤及砖红壤

2023-04-06

简介

土类名。在暖湿气候和常绿阔叶林作用下发育而成
的土壤。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它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
区。成土过程的特点是脱硅富铝化作用和旺盛的生物循环,表现为盐基和
硅的强烈淋失,铁铝明显积聚,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强度大。由于氧化铁
的积聚,致使土壤剖面的颜色呈现不同程度的红色。其典型剖面是: A层呈
红褐色、粒状、团粒状结构,磷、钙等在这一层呈现生物性聚积; B层红
色或橙红色,结构不显著,坚实粘滞。整个土层呈强酸性反应。

砖红壤分布在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和台湾南部,其脱硅富铝化作
用最强,粘粒硅铝分子率为1.5—1.8,在林下有机质含量可达8—10%,
适宜发展热带林木和经济作物。

红壤主要分布江西、湖南两省和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北部、贵
州、浙江、安徽南部及台湾省山区。粘粒硅铝分子率2.0—2.2,有机质含
量一般为1—2%,林下可达4—7%。发育在第四纪红色粘土上的红
壤,土层深厚,但在森林破坏后,侵蚀严重。

赤红壤是砖红壤与红壤间的过渡类型。

红壤、砖红壤B层紧实粘重,在自然状态下不利于林木根系的发育。
在宜林荒山上A层很薄,因此,造林时要做好整地工作,撩壕整地是红
壤、砖红壤区造林整地的良好方法。造林后应尽量能间作绿肥,以提高土
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性质,促进林木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