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百科

粟白发病

2023-04-04

简介

粟的重要真菌病害。病原菌为鞭毛菌亚门的禾生指梗霜霉〔Sclerospora graminicola (Sacc.) Schrot〕。粟全生育期均可发病,表现不同的症状。幼芽出土前后受害易褐变腐烂。苗期叶片生黄白色不规则形条斑,潮湿时叶背生灰白色霉状物,俗称“灰背”。病株陆续长出的叶片有不规则褐色条斑,背面亦生白色霉状物。孕穗前,病株心叶不展,最上部3~4片叶黄白色,直立,称为白尖;以后白尖变为黄褐色、褐色并纵裂为丝状,形如发丝并散出黄褐色卵孢子,称为白发。穗部发病时短缩肥肿,畸形,不结实,外颖伸长,肥肿而卷曲,常称看谷老。病菌以卵孢子越冬,越冬场所以土壤为主,其次为带菌厩肥和种子。卵孢子萌发,直接侵入幼根或幼芽鞘,系统侵染。侵入的最适条件为土温20℃,土壤相对含水量60%。在高湿条件下,病菌的分生孢子能引起局部或系统再侵染。防治措施:种植抗病品种,重病田实行3年轮作,用药剂处理种子,连续2~3年彻底拔除、烧毁或深埋病株。

英文

millet downy mild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