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石鲽生长特点

最近更新:2023-03-04

1.生长特征

野生的石鲽栖息在沙底或泥沙底沿岸海域,由于体表无鳞, 要求水域环境水质清新,寄生虫等病害生物少。在比目鱼类中 石鲽生长个体属中等大小,据报道,石鲽雄鱼发现的最大个体有 36.5厘米(中国)、41.2厘米(日本),雌鱼最大体长有49.7厘米 (中国)、57.1厘米(日本)。根据平均最大体长50厘米,推算石 鲽的寿命可达12年。自然界石鲽资源量具有一定的恢复能力, 石鲽最小资源量增加1倍,大约需要1.4年;中度资源量增加1 倍,大约需要4.4年。

2.生长与环境关系

石鲽耐低温,在0℃的海水也能存活,致死水温在-1.5℃ 以下。只要海水不结冰,石鲽幼鱼都能存活。在山东沿海,石鲽 工厂化养殖、网箱养殖、池塘养殖等能自然越冬。养殖石鲽在 2℃以下基本上不摄食,4℃以上摄食量逐渐增加,6℃以上即可 正常摄食,22℃以上摄食量逐渐减少,25℃以上的高温期基本上 不摄食,生长不良甚至消瘦。石鲽正常生长水温为6~22℃,摄 食良好生长旺盛,低于6℃或高于22℃摄食逐渐减少,生长速度 降慢。冬季低于2℃或夏季高于25℃时,基本上不摄食,生长停 滞或倒退。过冬或度夏后鱼体虚弱,容易受到病害的侵袭,此时 注意防病和调整饲料营养,防止大量死亡。利用地下井水的工 厂化养殖可以保证石鲽全年正常生长,其余的养殖方式主要利 用春、秋两季和冬季的部分时间进行正常养殖投饲。在夏季高 温期间和冬季寒冷期间,不能进行正常投喂养殖,只能采取保障 鱼体存活的管理措施。

石鲽多生活在沿岸,对盐度的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能力。目 前养殖中利用自然海水的工厂化养殖和网箱养殖海水盐度比较 稳定,多在20‰~33‰。池塘养殖和利用地下井水的工厂化养 殖海水盐度变化范围较大,有的盐度高的可达38‰~40‰,低 的为5‰~6‰。石鲽的生长适宜盐度在10‰~28‰,在适宜盐 度范围内,低盐度环境下石鲽的生长速度较快,高盐度环境下生 长速度较慢。

石鲽与牙鲆近似,能耐低氧,耗氧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长 途高密度运输时,需将水温降低。由于人工养殖密度较高,鱼体 喜欢集群伏底,造成局部耗氧量大,养殖中要求水中溶氧量在5 毫克/升以上,以保证鱼体正常代谢生长。海水的酸碱度影响石 鲽的正常生长,适宜pH值为7.5~8.5。

3.生长体长与体重关系

石鲽生长水温低于牙鲆,生长速度略低于牙鲆,体形与牙鲆 相近,同等体长雄鱼的体重量略大于雌鱼体重。石鲽体长生长 10厘米以下时,体重增加慢,鱼体体形长。当鱼体长到10厘米 以上时,鱼体渐宽、厚度增加,体重增加明显。表24给出了石鲽 生长过程中体重与体长的关系。表25为工厂化养殖生产过程 中石鲽生长体重与体长的实测值。

 

表24 石鲽的生长体长与体重关系

 

 

体长(厘米) 8 10 15 20 25 30 35
体重(克) 5~6 10~12 40~50 100~110 200~220 350~400 500~600

 

 

 

表25 石鲽的全长与体重的实测值

 

 

全长(厘米) 8.2 9.2 9.7 10 10.3 10.7 11.2 11.7 12.2 12.6 13.2
体重(克) 6.0 8.0 10.0 12 14 16 18 20 24 28 33
全长(厘米) 13.7 14.2 14.6 15.2 15.9 16.2 16.7 17.3 17.6 18.2 19.1
体重(克) 36 42 44 48 54 62 64 70 78 82 98
全长(厘米) 19.8 21.7 21.9 22.1 22.7 23.2 24.2 24.5 25.1
体重(克) 106 136 142 152 162 182 198 218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