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百科

牛双芽巴贝斯虫病

2023-04-03

简介

又称牛双芽焦虫病、血尿病、红尿热、塔城热。双芽巴贝斯虫(Babesia bigemina Smith and Kilborne,1893)寄生于黄牛、水牛及瘤牛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急性季节性寄生虫病。分布广泛。虫体为大型,长度大于红细胞半径,呈环状,梨形,椭圆形或变形虫样,典型形态是成对梨形,虫体尖端锐角相连,位于红细胞中央,每个红细胞内虫体数为1~2个。主要由微小牛蜱和镰形扇头蜱经卵传播。在中国南方,本病多发生在7~9月。牛感染后潜伏期12~25天,病牛症状为体温升高达40~41.5℃,呈稽留热,迅速消瘦,贫血,黄疸,尿由淡红变棕红乃至黑红色的血红蛋白尿。血液稀薄、红细胞总数仅100万~200万个/mm3,血红蛋白量减少到25%左右,红细胞大小不均。重症可在4~8天内死亡,死亡率达50%~90%。两岁以内犊牛发病率高,症状轻、死亡率低,易自愈。成年牛相反。耐过牛产生带虫免疫。病变可见贫血、黄疸。尸体外观表现为尸僵明显,血凝不良,肝脾肿大,真胃和大、小肠黏膜有出血斑。根据症状、流行特点及从血液涂片中发现虫体即可确诊。治疗特效药物有台盼蓝(仅对大型的巴贝斯虫有效),黄色素,盐酸喹啉脲,三氮脒,咪唑苯脲,二羟乙烷(phenamidime),二脒碳酰替苯胺(diampron,amicarbalide)等,同时根据病情宜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宜进行灭蜱,避蜱放牧,调运牛只应在无蜱季节并加强检疫隔离,诊断和治疗要及时,在不安全牧场放牧的牛群可作药物预防。

英文

bovine babesiosis bigem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