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星突江鲽工厂化养殖

最近更新:2023-03-19

星突江鲽集群习性强、摄食积极、生长速度快,适宜于高密度养殖。在养殖发展前期进行工厂化养殖,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经济效益显著。

1.苗种的选择和运输

由于自然资源匮乏,目前星突江鲽苗种均是人工繁殖培育的苗种。在购买人工培育的苗种时,苗种规格要求在4厘米以上,大规格苗种在6厘米以上。鱼苗要求色泽正常,有活力,健康无病灶,体形完整无畸形,规格整齐。由于个体生长有差异,苗种培育过程中,通过规格筛选来加强管理,尽量购买前期筛选的规格大的苗种,生长速度较快。筛选下来的小规格苗种称为“底子苗”,极易形成“老头苗”或“僵苗”,生长速度慢,经济效益较低,需要较长时间的养殖,才能达到商品鱼的规格,无形中增加了养殖成本。

苗种的运输一般采用塑料袋充氧运输,运输在20小时之内。运输密度不可过大,每袋可装3厘米的苗种150~200尾,6厘米的苗种80~100尾。运输前要停食1天以上,使鱼处于空胃状态。星突江鲽适宜低温生长,对低温忍受力强,可采用8~10℃的低温水运输。由于鱼是变温动物,降温速度不可过快,一般每小时降温速度不超过5℃,防止对鱼体造成损伤。运输过程中尽量避免颠簸、碰撞、漏气、漏袋、氧气不足等现象发生,运输水体中可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以抑制细菌的繁殖,提高成活率。在运输水体中添加一定量的营养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也可提高鱼类的抗应激能力,提高运输成活率。

2.苗种放养

苗种运回后,按照合理的密度放入池中。通过缓冲措施,入池时的水温温差控制在1~2℃。淡水养殖星突江鲽时,应直接从厂家购买已经淡化好的苗种,或购买的海水苗种用人工海水进行缓慢梯度淡化后,再用纯淡水进行养殖。切忌直接把海水苗种直接投入淡水中进行养殖,以免由于渗透压的突变,对鱼体造成伤害或引起死亡。

为防止带入异地病原以及苗种因运输造成的损伤,苗种入池后应进行药浴,可以用100~150毫克/升的甲醛溶液药浴一次,药浴时间为1~2小时。第二天后,再用用5~10毫克/升土霉素药浴3~5天,每天一次,每次1~2小时。

3.放养密度及规格筛选

星突江鲽营底栖生活,鱼体具有较强的集群及相互叠压现象,低耗氧,饱食后静卧池底、极少活动,故适合高密度养殖。由于底栖生活受到平面面积的限制,如果养殖密度过大时,鱼体没有伏底空间,会导致不停活动,消耗能量大,影响生长速度。星突江鲽的养殖密度掌握在鱼体面积占池底面积的70%~80%为宜,但具体的放养密度要根据水温、溶氧、换水率和设施状况等因素来综合考虑。水温低、换水率高、投喂配合饵料或湿颗粒饲料时,放养密度可以稍大些;反之,水温高、换水量不足和以鱼肉糜为主要饵料的情况下,饲养密度就要低些。生产上供养殖参考的密度如表16所示。

表16 星突江鲽的放养密度

 

 

体长(厘米) 体重(克) 放养密度(尾/米2) 放养密度(千克/米2)

10

15

20

25

30

35

40

2.5 

10

60

85

140

320

460

800

500~600 

200~300

100~150

60~80

35~45

30~35

25~25

15~20

2

4.2

4.25

5.3

9.6

11.5

16

 

随着鱼体的生长,鱼体面积逐渐增大,超出池子的负载能力,而且鱼体生长差异引起个体大小差别,出现等级化投饵模式。同一池中弱小个体由于摄食等原因,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生长受到了限制,降低了养殖效率。这时需要进行规格筛选和分池并池,以调整池中的规格和养殖密度,保障鱼体的正常生长需要,有利于生产正常进行,提高养殖效益。

规格筛选就是在培育过程中,多次对培育的鱼苗进行大小规格分离。在大小混养的情况下,大欺小、强欺弱,必然造成个体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在筛选时要淘汰畸形鱼苗、白化苗和生病鱼苗,再将分离出的鱼苗按其大小分开进行培育。大小规格分离不仅有利于鱼苗的培育,还能够解决残食问题。分选的时间要视幼鱼生长情况而定,一般在肉眼观察时已明显分出大小的时候就应该进行筛选。

在养殖过程中,第一次规格筛选和疏苗可在放苗后30天进行,以后每隔一月筛选分苗一次。待鱼苗规格大于25厘米以后,规格筛选就不重要了,主要进行密度疏散。在苗种筛选时,分选网箱使用尼龙网或化纤网,网线要软、无节结、光滑,以防止刮伤鱼体。饱食时,鱼胃部膨胀,容易受伤死亡,筛选时要停食一天,使鱼处于空胃状态。由于养殖过程中1个月倒一次池子,因此,分苗和倒池最好同时进行。测量鱼体长、体重,确定养鱼密度,做好筛选和分池记录。夏季水温超过25℃以后,最好停止分苗和倒池,以防止鱼体被擦伤后感染疾病。筛选后及时对鱼进行药浴,防止病害发生,可以用5~10毫克/升的土霉素药浴1~2个小时,每天一次,2~3天为一个疗程。

4.水质管理

(1)水深:星突江鲽营底栖生活,摄食积极,由于鱼体摄食量大,排泄物较多,水体要有一定的流动性,以加快污物的流出。一般采用流水充气式养殖,以有利于清除代谢产物,保持良好的水质。为了节约用水,养成期一般30~50厘米水深即可。

(2)水温:星突江鲽能在0~30℃存活,摄食水温为3~28℃,快速生长水温12~23℃,可用自然海水、半咸水或淡水进行养殖。

(3)盐度和pH值:星突江鲽适应盐度的能力强,能在盐度为0~35‰存活,pH值7.0~8.6均能正常生长。在养殖过程中要防止盐度、pH值浮动过大,以免影响生长速度。

(4)溶氧和氨氮:星突江鲽比较耐低氧,养殖和运输成活率高,日常要求水中溶解氧在3毫克/升以上。为了保持良好的摄食,促进快速生长,养殖池中水的溶解氧应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氨氮含量高时,增加耗氧量,降低鱼体摄食量,因而要求养殖池中氨氮含量不超过0.02毫克/升。

(5)光照:星突江鲽具有一定的趋光性,培育苗种适宜的光照为500~1000勒克斯。光照强度超过1000勒克斯对幼鱼的活动和摄食均有影响,而且随着光照的增强影响越来越大,鱼苗处于紧张状态,甚至停止活动和摄食。因此,在车间内或培育水槽上方应有遮光设备,尤其要挡住阳光直射,一般用黑布帘调节光照强度即可。

5.换水及清洗池底

一般在投饵后半小时换水。每天的流水量随水温的升高、养成密度增大而增大,低温季节3~5个循环/天,高温季节6~8个循环/天。每日人工拔掉排水管排水2~3次,依靠水流的旋转力量将池中脏物排走。残饵和排泄物的堆积会造成水质的恶化,池底附着污物滋生细菌,也是发生病害,影响鱼体生长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经常清洗池底,如池水旋流好的每周最好清扫1次,如旋流不好的至少每周清扫2次。

6.饲料及投喂

关于星突江鲽的营养研究在国内还未展开,生产上主要以牙鲆和大菱鲆的饲料代替。星突江鲽食性转化容易,工厂化养殖投喂硬颗粒配合饲料、软颗粒配合饲料或小杂鱼均可。目前生产上以投喂硬颗粒饲料和小杂鱼为主。

投喂量应根据水温和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放养10厘米以下的苗种每天投喂3~4次,饲料鱼的投喂量为鱼体重的6%~7%,软颗粒饲料的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4%~5%,硬颗粒饲料的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3%。10厘米以上的苗种每天投喂2次,饲料鱼的投喂量为鱼体重的4%~6%,软颗粒饲料的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5%,硬颗粒饲料的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2%。在投饵时要观察鱼的摄食情况和摄食量的变化,若发现摄食不良应及时找出原因,判断是水质问题还是有鱼病发生。此外还应当注意,在药浴期间要减少投饵次数或停止投喂,尤其在药浴前不能投饵。

7.日常管理

在养殖过程中要随时检测水质因子,进行水质调节。在高水温时要采取降温措施,加大流水量,投喂营养丰富且维生素含量高的饵料,预防高温期疾病的发生。在各养殖车间或养殖池要配备专用工具,使用前严格消毒。工作人员出入车间和入池前要对所用的工具和水靴进行消毒。要经常巡视车间,检查气、水、温度和鱼苗有无异常情况,及时排除隐患,杜绝人为失误的发生。及时捞出体色发黑,活动异常,有出血、腹水、溃疡症状的病鱼,直接淘汰,或放入小池中单独观察和施药待痊愈后再放回大池饲养。定期施药预防,每隔半个月可用土霉素或甲醛等药浴,每天一次,连续1~2次。做好车间记录,每月取样一次,测量体长体重,计算饵料系数,综合分析养成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