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百科

氧化磷酸化

最近更新:2023-03-31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又称电子传递链磷酸化,是指呼吸链的递氢(或电子)和受氢过程与磷酸 化反应相偶联并产生ATP的作用。递氢、受氢即氧化过程造成了跨膜的质 子梯度差(质子动势),进而质子动势再推动ATP酶合成ATP。由氧化磷酸化 形成ATP的机制目前获得学术界普遍认同的是英国学者P.Mitchell提出的化 学渗透学说(1961年)。氧化磷酸化效率的高低可用P/O比(即每消耗1 mol 氧原子所产生的ATP mol数)来作定量表示。例如,以异柠檬酸或苹果酸为 底物时,动物线粒体能由2[H]产生3ATP,故P/O=3,而以琥珀酸为底物时, 由于琥珀酸脱氢酶的辅基是黄素蛋白(FP),因此只能从FP水平进入呼吸链, 故2[H]只能获得2个ATP,故其P/O=2。原核微生物呼吸链的P/O比一般 较真核细胞线粒体的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