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viviridae旧称“虫媒病毒B组”(arbovirus group B)。一科有包膜、球状、基因组为单 分子线状正链ssRNA的虫媒动物病毒。所属的黄热病病毒是发现最早(1900 年)的著名病毒之一,本科因该病毒而得名。病毒粒直径50nm,有一层结合 牢固的类脂包膜和不明显的膜粒。基因组大小为10.6~10.9kb(黄病毒属)、 12.5 kb(瘟病毒属)或9.5 kb(丙肝病毒属)。其5′端有帽,3′端为发夹样环。 RNA有传染性。病毒在宿主细胞内质网的贮泡内复制成熟,不出芽,通过胞 吐或细胞裂解释放。可在多种肾细胞株(Vero,BHK-21等)中增殖,并产生明 显的致细胞病变效应;也可在蚊子细胞株(C6/36,AP61)中增殖,但无致细胞 病变效应。病毒在外环境中不太稳定,热、普通消毒剂极易使其灭活;只有猪 瘟病毒能在猪肉制品中存活数周至数月之久。本科共分3属:①黄病毒属 (Flavivirus),有69种以上,有些是人畜共患病原体,生活史多数为“昆虫-脊 椎动物-昆虫”循环,如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的登革热病 毒1、2、3、4型;②瘟病毒属(Pestivirus),包括重要种类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等;③丙肝病 毒属(Hepacivirus),种类很少,仅有人的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 和人的庚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G virus,HGV),其中HCV于1989年发现,至今 还不能作细胞培养。
黄病毒科
最近更新:2023-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