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百科

补体结合试验

最近更新:2023-03-31

complement fixation test,CFT一种有补体参与,并以绵羊红细胞和溶血素(红细胞的特异抗体)是否发 生溶血反应作指示的一种高灵敏度的抗原与抗体结合反应。其中共有2个 系统和5种成分参与反应:

本反应的基本原理有两条:①补体可与任何抗原和抗体的复合物相结 合;②指示系统如遇还未被抗原和抗体复合物所结合的游离补体,就会出现 肉眼易见的溶血反应。其原理和基本操作可形象地表示在图中。

从图中可看出,若在试验系统(试管)中先加入抗原,再加入含有相应抗 体的试样,就会立即形成抗原与抗体结合后的复合物。这时如加入补体(新 鲜的豚鼠血清),则因补体可与任何抗原、抗体复合物相结合,故形成抗原、抗 体与补体三者的复合物。这时,如再加入含有绵羊红细胞和溶血素的指示系 统,由于其中的红细胞(抗原)已与溶血素(抗体)发生特异结合,而这一新复 合物由于得不到游离补体,故红细胞不会发生溶血反应。因此,凡指示系统 未发生溶血现象者,即为补体结合试验的阳性,亦即说明试样中存在着待验 证的抗体(也可试验有否抗原)。反之,若在该试验系统中缺乏抗体,则补体 就会以游离状态存在。这时如入指示系统,则此补体就可与绵羊红细胞和溶 血素的复合物结合成三者的复合物,从而使红细胞破裂,于是就会出现可见 的溶血现象。若见到这种结果,就说明补体结合试验为阴性。

本试验的优点是:①既可测未知抗体,也可测未知抗原;②既适合作沉淀反应,也适合作凝集反应;③尤其适宜检出微量抗原与抗体间出现的肉眼看 不见的反应,因此可提高一般血清学反应的灵敏度。其缺点是操作复杂、影 响因素较多。本试验可用于检测梅毒(称华氏试验)、Ig、Ig的L链、抗DNA抗 体、抗血小板抗体、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若干病毒(虫媒病毒、埃可病 毒)的分型,以及某些病毒病和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等。

补体结合试验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