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缢蛏养成

最近更新:2023-03-15

养成场地

选择中潮区下段至低潮区每天干露2~3小时的潮区,以内湾或河口附近平坦且略有倾斜的滩涂为宜。要求风浪平静,但有一定流速的潮流畅通的海区,若有港湾更为理想。底质要求分层明显,最好是表层为3~5厘米的沉积软泥,中间20~30厘米为泥砂混合,底层为纯砂。水温15~30℃。比重为1.005~1.020。

整建场地

对选好的养蛏场地,必须经过整建才能养蛏,整建后的场地称“蛏埕”或“蛏田”。整建工作一般要经过翻土、耙土、平埕等步骤。对底质硬的埕地要增加翻土、耙土、平埕的次数。对软底质埕地,经1次翻土、耙土、平埕就可播种。

播种

苗体达到1.5厘米时就可移植播种。以早播为好,播苗工作一般在清明节前结束。播苗前,先将苗种盛在木桶内,用海水洗净泥土,捡去杂质。播苗方法分为抛播和撒播两种。抛播法适用于埕面宽的蛏畦。播苗时,左手提苗篮,右手轻轻抓起蛏苗,用力向埕面上抛播。无风时,两人在埕面的两侧交叉播种;有风时,顺风向播。撒播法,适用于狭窄的蛏埕。播苗时,苗筐放在泥马上,左右两手同时轻轻抓住蛏苗,掌心向上用力向埕面撒播。播苗都在大潮汛期进行,一般小潮不播苗。播苗密度依埕地底质软硬、潮区高低、苗种大小而定。底质硬的比软的多播50%左右,潮区低的比高的播种量也要适当增加。一般砂泥埕每亩播种1厘米大小的蛏苗100万粒左右,泥砂埕70~80万粒,软泥底质50~60万粒。蛏苗个体在1厘米以上者,随苗体的长大,播种量适当减少。每亩蛏苗的重量应根据苗种的大小而定。蛏苗运到目的地时,应放在阴凉处1小时左右,并将盛放蛏苗的篮筐震动几次,使水管收缩,水洗时可避免蛏苗大量吸水,提高潜钻率。潮水涨到埕地半小前应停止播苗,否则苗未钻入土中即被潮水冲走流失。播苗时如遇淡水,埕地上水的比重下降,会影响蛏苗下钻,应在埕地上撒盐,每亩撒盐7~13千克。增加埕地水分的咸度,利于蛏苗钻土。风雨天不宜播苗。

蛏埕管理

经常检查蛏埕,定期疏通水沟,及时做好补苗工作。立夏后,天气炎热,水温高,泥质埕地散热慢,影响缢蛏正常生长,需加沙调节温度,使之适合缢蛏的生长。加沙时间,1年蛏自立夏开始到6月;2年蛏可提早半个月。每亩加砂1.5吨,均匀地撒在埕地上。另外春夏之交,大风暴雨频繁,洪水夹带大量泥土淤积埕面,严重时能使缢蛏窒息死亡。这时要用推土板将淤泥推移到别处。对流速缓慢,淤泥沉积较快的埕地,每个大潮汛后要进行1次堆土平埕和清理水沟工作。做好自然灾害和生物敌害的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