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蛙类病毒病

2023-03-06

蛙类病毒病 Virosis of Frogs

蛙及其他两栖类病毒种类Lucke (1934) 从普通的豹蛙 (Rana pipiens Harlan) 中发现了肾腺癌 (lucketumor) 细胞核内带有嗜酸性包涵体。这种现象与感染有单纯疱疹病毒及其他某些病毒的情况相同,因此他成为最早推测存在两栖类病毒病原的人。可是直到60年代中期,通过对与lucke tumor有关的疱疹病毒进行分离、培养和定性分析,才真正发现了感染蛙的病毒 (Granoff等,1965; Tweedell,1967)。随后逐渐发现蛙及其他一些两栖类病毒 (Granoff,1989),其名称及核酸种类见表10—6—2。有人将已知的蛙病毒归为一属,称为蛙病毒属 (ranavirus,or frog virus group)。此组病毒除蛙类以外,有时也感染鱼、禽、哺乳动物。其分类地位是虹彩病毒科中的一个属。该属内典型病毒是FV3。其他病毒有FV1、FV2、FV5—24、Luckevirus2、Lucke virus4、Rana pipiens virus、Tadpole edema virus、LT1—4、T6—21等,及感染蝾螈的病毒共有65种左右 (牛宏舜等,1985)。研究最多的两栖类病毒是FV3,包括FV3的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调节、致病机理 (Goorha,1989; Willis等,1989; Aubertin等,1989) 等,工作做得很细致,而且还在深入进行(Spangler等,1994;Carlson等,1994)。

蛙病的危害及病毒病症状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国内养殖蛙类因病造成的年经济损失已超过8 000万元。近年在一些实用性较强的杂志中,除了讨论细菌性蛙病外,也推测了某种蛙病 (如蛙红腿病) 的病原是病毒。但关于蛙病毒病原的有关研究直到最近才见报道。这种病毒病原 (Rana gryliovirus,RGV) 是从患突发性、高死亡率为特征致死综合症的病蛙中分离到的。由RGV所引起的疾病流行于变态不久的幼蛙群中。发病前,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行动迟缓,食欲减退。发病初期,蛙的体表有出血点,幼蛙头背部皮肤开始仅局部脱落腐烂,很快烂斑扩大,病势不断加重。其头背部皮肤失去光泽、出现白色花纹,表皮脱落、腐烂并露出背肌; 腹部皮肤有出血点,四肢发红、溃烂。有的指部及趾部充血、出血或溃烂。病重的蛙体型非常消瘦,解剖发现肠壁严重充血,肠内无食物,有的肝或胆囊肿大。此病病程短、蔓延极快,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

部分两栖类病毒

类 型 名 称 核酸种类
 虹彩病毒
(iridoviridae)
 蛙病毒1—2型
(frog virus 1-2,FV1—2)
蛙肾腺癌病毒
(frog lucke adenocarcinoma virus,or lucke-tumor 1-4,LT1-4)
蛙病毒3型
(frog virus 3,FV3;FV9-23)
牛蛙水肿病毒
(tadpole oededma virus of bull froges or tadpole ededma virus,TEV)
蛙红细胞病毒
(frog erythrocytic virus,FEV)
蛙白细胞病毒
(amphibian leukocyte virus,ALV)
 DNA
 疱疹病毒
(herpesviridae)
 蛙病毒4型
(frog virus 4,FV4 or ranid herpesvirus 2,RHV2)
 DNA
 蛙疱疹病毒1型
(ranid herpesvirus 1,RHV1)
蛙病毒5-8型
(frog kidney tumor virus,frog virus 5~8,lucke tumor virus)
 DNA
 腺病毒
(adenoviridae)
 蛙腺病毒1型
(frog adenovirus 1,FAV1)
 DNA
 乳多空病毒
(papovaviridae)
 DNA
 披膜病毒
(togaviridae)
 RNA
 辛德毕斯病毒
(sindbis virus)
 RNA
 杯状病毒
(caliciviridae)
 RNA

美国蛙病毒 (RGV) 的性质及其免疫防治 RGV不仅能使人工感染的美国蛙很快发病致死,而且能在某些培养的鱼类细胞中复制,并能很快引起细胞出现裂解性病变,如接种病毒后约培养12h,CO单层培养细胞就会出现空斑。感染的病蛙组织及病变的细胞在超薄切片后,经电镜观察可见有很多病毒颗粒在细胞中可聚集并呈晶格状排列,病毒颗粒为球形,有囊膜,直径大小约为150nm。根据对已知病毒性质的分析比较,初步认为RGV属虹彩病毒。在对病毒的病理学、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的基础上,已研制细胞培养的RGV疫苗,经实验室试用,表明具有明显的抗病毒感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