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蓝倒吊

最近更新:2023-03-14

概述

英文名:Blue Tang
学名:Paracanthurus hepatus
最小水族箱尺寸:300升
饲养难度:容易
饲养要求:盐度 1.020-1.025;酸碱度 8.1-8.4
性情:温和
水族箱最大成体尺寸:25厘米
珊瑚兼容性:安全
食物要求:草食
主要产地:斐济、印度洋、索罗门岛
种属:粗皮鲷科

蓝倒吊蓝倒吊

蓝倒吊也叫太平洋蓝吊,是一种大家最喜爱的、美丽的吊类,能活很长时间。很容易与其他吊类区别,因为其卵圆形身体及黑的粗条纹。身体颜色如调色板的深蓝色,非常亮丽。

需要300升以上的水族箱饲养,带有一定数量的藏身地点及足够的游泳空间。蓝倒吊比其他吊类更易养,但有时对其他蓝吊有攻击行为。如果想多养一些,应该同时放入足够大的缸。缺点是比其他品种的鱼更容易患白点等皮肤寄生虫病。

虽然吊类鱼也和其他鱼一样喂食动物性饵料,但需要注意要提供足够的海草及海藻等植物性饵料。这能增强其身体免疫力,减少攻击行为及提高其全面健康。也可以在石头上绑上干海草来喂食,每天建议喂食3次。或者准备一些人工的植物性饵料,能更方便些。

副刺尾鱼,属刺尾鱼科,又叫蓝倒吊,体碧蓝色,眼后及体侧上半部黑色,尾柄及尾鳍上下边黑色,体长25厘米。这种鱼成群栖息于离海底1~2米的礁石区,在水流缓而清澈的环境中摄食浮游动物,有时也会以藻类为食,极具观赏价值,大型鱼同时可供食用。分布于南海、热带印度洋和西太平洋
蓝倒吊副刺尾鱼
副刺尾鱼俗称蓝吊,此种鱼体色为鲜艳的碧蓝色,体侧有深黑色的勾状斑,尾鳍为三角型,色鲜黄,是具鲜蓝色彩的大型鱼。幼鱼生活在潮流湍急的浅海珊瑚礁区。吃藻类、浮游生物、小鱼虾等.水族箱饲养要带有一定数量的藏身地点及足够的游泳空间。蓝倒吊相对其他吊类更易养,有时对同类有攻击行为。如果想多条放养,应该同时放入足够大的缸。容易患白点等皮肤寄生虫病。幼鱼驯饵容易,成鱼较困难。可喂食动物性饵料,但要提供足够的海草及海藻等植物性饵料,可在石头上绑上干海草来喂食,也可人工的植物性饵料。
生活在水质清澈,水流较缓的礁岩坡上,活动性较强,喜欢在珊瑚丛中穿梭回旋。当受到大型鱼类的侵袭时,珊瑚就成了它们的避难所,使它们免受大鱼的袭击。当然其中也必然会有个别小鱼因无处藏身而被捕获,成为大型鱼的美味佳肴.栖息于离海底1-2米的礁石区,以藻类为食,带有毒性,具有观赏价值。分布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

分布

蓝倒吊副刺尾鱼
本鱼分布于印度太平洋海域,包括东非、红海、毛里求斯、塞舌尔、马尔代夫、留尼汪、马达加斯加、圣诞岛、罗德豪岛、斯里兰卡、安达曼群岛、日本、台湾、中国沿海、菲律宾、印尼、新几内亚、新喀里多尼亚、澳大利亚、新几内亚、马里亚纳群岛、马绍尔群岛、密克罗尼西亚、帕劳、所罗门群岛、斐济群岛、瓦努阿图、瑙鲁等海域。

特征

蓝倒吊副刺尾鱼
本鱼体呈椭圆形而侧扁。口小,端位,上下颌齿较大,齿固定不可动。体色以浅蓝色或蓝紫色为底,自眼部往后延著背鳍基部至体后,有个近似捌“P”字形的黑色区域,只是其上半部占了大部分面积。而尾鳍黄色,其上下叶外缘为黑色,此黑线并和身上的黑色区域相连,使得后方有个三角形的黄色区域,尾柄棘亦在此区内。在头的上半部并有许多小黑点散布,有时不太明显。背鳍硬棘9枚、背鳍软条19~20枚、臀鳍硬棘3枚、臀鳍软条18~19枚。体长可达25厘米。

生态

本鱼栖息于水质清澈、水流较缓的向海礁坡上,常成群在离海底1~2米处摄食动物性生物,属杂食性,有时亦以藻类为食。

经济利用

为体色鲜艳的观赏鱼,大鱼亦可食用。肉质细,可煮味增汤。

饲养小贴士

蓝倒吊副刺尾鱼
深度:水深2~40米,水温:24~27PH:8.1~8.4,比重:1.020~1.025

兼容性:安全

性情:温和

食性:杂食性

体长:可达31(厘米)

难养度:容易

饲养技术

水质要求

蓝倒吊对水质的要求相 当高,水族箱中采用过滤的天然海水饲养要比人工配制海水的饲养成活率更高。一般海水pH8.0~8.5为宜, 温度28~30℃比重1.023~1.025,比重高点,鱼体相对瘦些,但对健康无害。水质的好坏,可从蓝倒吊的体 色上察觉,合适的水质,蓝倒吊体色深蓝,钩状斑纯黑,黄色三角尾明显。若水质不适,蓝倒吊会逐渐褪色 ,体色浅蓝而有些发白,特别是腹部变白得更快,钩状斑和黄尾也暗暗淡不明显。自然海域中,蓝倒吊幼鱼 主要生活在潮流湍急的浅海珊瑚礁区,而成鱼由于体型较大,常隐避于岩礁石缝中。相对来说,幼鱼所需溶 氧量要比成鱼大,在饲养缸中可见体长3.0~7.5的幼鱼常三五成群聚集于气石处;成鱼则喜欢独自行动或躲 藏于角落。所谓“养鱼先养水”,好的海水是养好蓝倒吊的先决条件。

日常管理

蓝倒吊对水质的变化很敏感,裸缸饲养,一次不要换水过多,由于换水导致 温度等一系列因素的改变会使疾病更容易发生,故裸缸只能作短期暂养使用。要养出颜色鲜艳的蓝倒吊,最 好采用过滤、打氧等配套设施齐全的生态缸,此法可减少环境改变对蓝倒吊的冲击,蓝倒吊可长期饲养其中。

蓝倒吊为植食性鱼类,自然条件下,以底息藻类、海苔、水生小浮游动植物为食。水族箱中,幼鱼 可驯饵,适当地逐次加入少量小虾蟹肉末、冰冻红虫、切碎的菠菜等,因蓝倒吊口径小,故食物一定要切细 ,且肉食只能适量搭配,不宜过多,否则会引起便秘,冰冻饵料要使其解冷方可喂食,否则易引发肠胃疾病 。一般隔天喂食一次,食量以5~10分钟内吃完为准。若是生态缸,喂食间隔可相对延长,甚至可一周喂食一 次,生态缸中存在的肉眼看不见的一些微小生物也可供其进食,同时还可借此清理鱼缸中过多的藻类,控制 藻类等的生长。

鱼只的搭配

实验以0.15吨水体养一尾蓝倒吊成鱼,摆置海葵三个 ,小丑8尾,三点白4尾,效果较好。蓝倒吊在水族箱中悠闲自得,不时煽动胸鳍,以直线前进,有时会用劲 摆动尾部,来个急转弯,在灯光下显得格外迷人。偶尔沉入缸底,慢慢倒下,侧卧水底,不明真相的,还被 吓了一跳,实属正常的习性范围。不可把同种或相似种体型接近的个体同缸混养,除非你的水族箱足够大, 否则两者的生态位重叠,都焦躁不安,为领域而争执不休。若把体型相差较大的蓝倒吊个体一起放入缸中混 养,可和平相处,以大欺小的现象很少见。

总之,鱼只混养,可遵循一个原则:对水层和微环境的 选择具有差异的鱼种一般可以混养。如蓝倒吊与小丑鱼,前者是生活于珊瑚礁的缝隙中且为植食性鱼类,后 者则喜欢在海葵中穿梭,杂食性偏肉食性鱼类;蓝倒吊属于较活泼又温驯的鱼类,喜较大空间的水体。

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饲养蓝倒吊,“以防为主,防治兼备”。从购买开始,就要做 好一系列防范措施。从商品鱼中挑选体质健壮、颜色鲜艳、活力好、游姿正确的个体。回家后不要急于放入 生态缸中,因袋内温度与缸中温度有差别,温度的剧烈变化会使鱼体难以适应。另外,新购鱼只及袋中水体 可能带菌,引入生态缸中后会带入外来病原,传播疾病,交叉感染。最好办法是找个小水体的裸缸,把鱼连 袋一起放进裸缸水中,1小时后,将袋开封,以水滴法把裸缸水引入袋中,观察鱼动态,十几分钟后,将鱼连 袋中水一起倒入裸缸中。在裸缸中加入2ppm呋喃唑酮和青霉素(每公斤水用一万单位),连下3次,每天1次 。用药第四天,若一切正常,将裸缸水温缓慢调至与生态缸一致后,方可放鱼入生态缸,长期饲养。

在蓝倒吊饲养中,最常见的是白点病,从病鱼体上的黑色钩状斑易发现。究其原因,可能水温突变引起, 如换水、移缸,特别是从高温移至低温。此外,检查水体水质是否发生实质性变化。治疗白点可用硫酸铜、 亚甲基兰或孔雀绿,其中以孔雀绿最有效,但0.1ppm的孔雀绿用量较难掌握,需谨慎。目前,市面上的“特 效白点净”、“杀菌水”、“金滴”也有一定效果,可参照说明用药。用药期间不得喂食,否则,鱼儿摄食 不佳时,残余饵料反而污染水质,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第二次用药需换取1/4~1/5的水量以保证药物疗效 或水质变酸。若是水质问题,可加改善水质的“净水剂”,但若水中养有其它软体动物,最好添加硝化细菌 ,次日可见水体浑浊减退,继续追加。

附图

蓝倒吊副刺尾鱼
蓝倒吊副刺尾鱼
蓝倒吊副刺尾鱼

观赏鱼的种类

雀鲷
小型神仙
大型神仙
隆头鱼(无害珊瑚)
隆头鱼(伤害珊瑚)
海马
海鳗
鳚科
小带鳚科
蝶鱼
小丑鱼
拟雀鲷
海金鱼
狮子鱼
鹰鱼
天竺鲷
蝙蝠鱼
花鮨
倒吊
海金鱼
金鳞鱼
石鲈鱼
狐狸鱼
魟鱼
海龙
鮟鱇
青蛙
炮弹鱼

箱鲀鱼
剥皮鱼
小虾虎
滤沙型虾虎
与虾共生型虾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