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绑鱼趣话

2023-03-06

每个家庭几乎每天都会与鱼打交道,买鱼、烹鱼、吃鱼……,你可知道在暑夏季节,鱼儿应该如何保活吗?笔者在一段饮食消费的经历中,得到了一点启示。
“绿叶成荫子满枝”的夏日,笔者慕名来到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福建省建瓯市,发现这里有一种奇特的绑鱼绝技:当地的鱼贩们习惯将一条条草鱼、鲢鱼、鲤鱼等淡水鱼,用细麻绳绑得严严实实,并扎成弯曲的半月形,井然有序地放在木桶里,或挂在竹竿上叫卖。笔者一问,得知这是当地的渔农处理塘鱼的传统独特方法,名谓“弓鱼”或“绑鱼”。
建瓯是福建开发最早、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历代为郡、州、府治所在地,曾经是闽北乃至福建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誉为“八闽首府”。建瓯弓鱼历史悠久,称得上是我国罕见的一种民间“鱼儿保活法”。这种弓鱼看上去半死不活,当顾客提着这“五花大绑”的鱼儿回家,把它们放到砧板上“松绑”后,这些家伙竟会“啪啪啪”地舒展着疲惫的身子摇头晃尾。原来,鱼儿被捆得无法动弹,处于一种“假死”状态,避免了体力的消耗,可以延长其生命力。酷暑季节,把弓鱼放在阴凉潮湿处,保活三两天没问题。寒冷的冬季,它们竟可苟延残喘五六天呢!而那些未经如此“酷刑”的鲜活淡水鱼,反而会很快就一命呜呼!真是绑与未绑大不一样。
谙熟绑鱼奥秘的“姜太公”们,不仅总结出弓鱼这种既可延长生命,又能消除泥垢味的妙法,而且在捕鱼方法上也是独具情趣,令人大开眼界:打鱼人在水库、鱼塘中用一种叫“网罾”的古老传统渔具捕鱼,诱鱼入其圈套。经过一番东奔西突,上窜下跳的折腾,鱼儿便渐渐体力不支。打鱼人相机行事,该出手就出手,一抓到鱼时,右手迅捷地从腰间抽出早已准备好的细麻绳,用牙齿咬住绳子的一端,另一端先把鱼尾的肛门上端缚住,再将绳的另一头穿过鱼唇扎牢,然后两头抽紧打结,使鱼弯曲成半月形,这叫“初绑”。打鱼人的绑鱼动作娴熟麻利,他们为了抓到更多的鱼,有的把绑好的鱼系挂在腰带上,让鱼与人同在水中游,待到“鱼裙”沉重,再把鱼儿拎到水畔,挂到一根竹竿上吐污,于是一竿竿、一串串的绑鱼,犹如端午节的粽子。约过一两个小时后,打鱼的人再用草绳将鱼的肛门上部绑好,使鱼弯成弓形,这叫“重绑”。然后,放到鱼渚或溪河活水中泡养,有时一泡就是二、三天才上市。经过渔农如此加工处理的鱼儿,烹煮后没有泥土味,与一般鱼相比,味道更为鲜美可口。
绑鱼是怎样发明的?渔农告诉我一个有趣的民间传说:数百年前,有个皇帝听说建瓯的淡水鱼肥美好吃,便把进贡淡水鱼的指标下达到这里。本来这是好事一桩,但是渔农们接旨后,都十分害怕,他们担心淡水鱼泥土味太浓,要是万岁爷吃不顺口,龙颜不悦,岂不要脑袋搬家?但是皇帝下的旨令想推也推不掉,无奈之下,渔农们只好绞尽脑汁搞试验,终于试出绑鱼这一保活与除污怪招。岂料这事让一些居心不良的乡绅知道了,他们诬告渔农见钱眼开,有意使污泥、粪便排不出去,好增重赚钱,要求官衙查处。有一天,官衙派人下来查实,渔农知道说不过乡绅,只能用事实说话,他们当着官员们的面,把绑与没绑的淡水鱼分锅烹煮,官员们一尝,啧啧赞美绑鱼“味道鲜美!好吃好吃!”。这段饮食趣闻传进皇上耳里,皇上觉得很有趣,便特批专款建造“渔渚”,并立碑为据,使绑鱼这一奇招得到“法律保护”。通过这场官司,绑鱼绝招声名鹊起。
无独有偶。笔者近闻日本发明家长浦和九州大学竹田教授小组,发明了一种用电击活鱼,使其进入昏迷状态后进行长途运输的方法。具体方法是给每公斤活鲷鱼施加5000伏特的电压30秒后,使其呼吸5分钟氧气,以维持生命所需的最低限度的呼吸,然后进入假死状态。这样,承运者便能以鱼、水各半的比例对活鱼进行保鲜和运输,从而可大幅度地降低运输成本。经电击致昏的鱼可存活1到4周。这一实例也从另一角度证明了建瓯绑鱼有其科学性。
时下,我国各地大兴淡水鱼养殖,各种鱼纷纷“游”进了厨房,“跃”上了餐桌,如果我们把绑鱼这个方法加以应用,我们的家庭主妇、酒店厨师一定会把鱼菜做的更加鲜美,更加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