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上海水产捕捞业发展状况分析

2023-03-06

目录

上海捕捞业发展历史分析

1.1上海捕捞业发展的历程

南汇东、南两面楔入东海,海域辽阔,渔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在清代就有大批沿海居民以渔业为生,南汇鱼汛期间的捕捞作业区是嵊山渔场和长江口渔场的5个大海区,发展历史悠久。1992年“汇仑渔业总公司”在全区计有钢制渔轮8艘,51吨以上马力的渔船76艘、11840马力,50马力以下的渔船72艘、3400马力,合计15240马力,近海作业渔民1700多人,滩涂作业渔民3000多人,发展规模较大

1.2上海捕捞业的现状

很多渔船的捕捞率都在100%,有的甚至到了120%,连鱼苗都成了捕捞对象,造成海洋资源再生能力的下降。

1.3发展近海海洋捕捞业对上海经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上海近代以来快速崛起、迅猛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充分依托濒江临海的独特位置优势,以港兴城、以贸兴市、港城互动的历史。因此,在世界海洋经济大发展的当今社会,理清发展思路,分析上海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找准海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战略对策,对进一步推进上海海洋经济发展,建设”海洋强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上海近海捕捞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近海捕捞业发展较快,渔船总量大幅增加,吸引了一大批从业人员,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也暴露出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2.1渔业资源滥用现象

对于上海近海渔业资源,特别是经济鱼类资源衰退日趋严重,一些种群已濒临绝迹,其表现为:汛期越来越短,有些已不能形成鱼讯,渔汛中经济鱼比例下降且低龄化.比如4至6月禁捕期一过渔户们不等鱼儿长成即开始大肆捕捞,许多不到2个月、身长不足10厘米的“鱼娃娃”进入渔场买卖。

其实在过度捕捞这一现象的背后是上海近海捕捞企业对近海鱼类资源的认识的不足.海洋渔业资源是可再生的自然生物资源,由于我们对渔业资源的认识不足,在传统习惯上我们认为近海渔业资源是取之不尽的自然财富,然而实践证明,近海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是有限的,并非用之不竭的。鱼类的再生有限性并非自身在自然状态下得不到充分补充,而是由于这度捕捞及污染对渔业水域的破坏而造成的渔业资源失量大于渔业资源的自然补充量。由于认识的偏差,使相关机构对鱼类种群数量的变动规律及宏观资源量的研究与调查较少,对近海资源中主要经济鱼类如四大家鱼资源量、可捕捞量均无标准的渔情预报.致使对鱼类捕捞企业的控制力度不到位,没法具体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2.2环境污染问题对近海捕捞发展的影响

环境污染通过遗传、种群、生态系统层次上导致鱼类资源衰退。在遗传层次上,污染导致敏感性个体死亡,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降低;在种群水平上,污染不仅直接导致种群数量下降,而且当种群以复合种群的形式存在时,由于某处的污染会导致该亚种群消失,对种群结构造成影响;在生态系统层次上,污染会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导致功能的改变,从而间接影响鱼类资源。

同时工厂、城市超标污水排放,也是比较主要的对水资源造成严重破坏的因素。

3上海市或区政府为近海海洋捕捞业的发展采取的措施

上海市对上海芦潮港近海海洋捕捞业制定的相关政策和强化措施对上海近海捕捞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关部门稳妥推进减船转产的工作,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首先,强化了组织领导,进一步教育渔民对双转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主管局分管领导亲自抓工作班子将减船工作、转产项目、渔民培训等工作措施落到了实处;其次,不断完善减船转产操作规程和各项制度

政府部门在规划制订、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政策措施等方面建立服务平台,规范渔业经济活动行为,组织生产、渔政、港监、船检、边防、气象等部门分别搭建了工作班子,建立海上预警系统,确保海洋捕捞渔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效益的提高;凭借科研与技术推广的服务平台,不断地通过示范试点,正确应对渔业资源的变化,调整海洋捕捞内部结构,选择有效的捕捞方式获取资源的最优化。

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健全了生产信息统计.加强了渔港交易市场的建设,推行渔船进港一律进入大厅交易的市场管理制度.上海市政府强化涉外管理,壮大捕捞队伍发展过洋性渔业和远洋渔业减轻近海渔业资源的压力发展远洋渔业.并拓宽筹资渠道,跳出水产引进外来资金、社会资金,采取租赁制、股份制等多种合作形式组建了一定规模的远洋队伍。

提高近海捕捞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方面,渔业生产力的水平有限,要全面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要求需要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相关从业人员应不断地汲取实用技术;另一方面,社会科技水平在不断发展,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使其在渔业中的应用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