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中国对虾的养成技术

最近更新:2023-01-31

1.放苗前的准备工作

(1)清污整池。收虾之后,应将虾池及蓄水池、沟渠等积水排净,封闸晒池,维修堤坝、闸门,并清除池底的污物杂物,特别要清除丝状藻。沉积物较厚的地方,清除后应翻耕暴晒或反复冲洗,促进其有机物分解排出池外。

(2)消毒除害。清污整池之后,必须清除不利于对虾生长的敌害生物、致病生物及携带病原的中间宿主。消毒药物,严禁使用失效期长、对人畜有毒害的药品。通常可将池深排至10~20厘米,药物溶入水后全池均匀泼洒。每立方米水体加入含有效氯25%~32%的漂白粉100克。

(3)纳水及繁殖基础饵料。清池1~2天后,开始纳水,并同时重新培养基础生物饵料。在北方水温一般在20℃以下,需20~30天,在我国南方地区水温在20℃以上时,通常10天左右即可达到放苗要求。施肥时,不得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部门登记的化学或生物肥料,有机肥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0%,但必须经过充分发酵后方可使用。

2.虾苗的选择和运输

(1)虾苗选择。选择虾苗要严格按照育苗操作规范培育虾苗的单位购苗,确保使用健康虾苗。购苗前,应对苗源进行病毒等重要病原检疫。肉眼观察,健康虾苗全长应达1厘米以上,体形肥壮、形态完整,无损伤与畸形。群体发育整齐,肌肉饱满透明,体色正常、胃肠充满食物、虾苗游动活泼,无外部寄生物及附着污物。

(2)虾苗计数。虾苗计数可采用无水或带水称重法,也可采用干容量法计数。

(3)虾苗运输。帆布桶运输:直径80厘米的帆布桶,加水1/3,在水温20℃以下时,每0.1米3水体可装全长1厘米虾苗10万~15万尾,可经受5~8小时运输。帆布桶内衬大塑料袋,桶内装水1/3,充氧,扎口运输,运输量可增大至40万~50万尾。尼龙袋运输:使用容量为3升的尼龙袋,装水1/3,可运输全长为1厘米虾苗2万~3万尾。充入氧气,在20℃左右可经10~15小时运输。

3.虾苗中间培育

虾苗中间培育是指将全长1厘米的虾苗,在小型池塘培育达到全长2.5~3厘米的大规格虾苗的过程。

(1)中间培育池。中间培育池可利用养成池专池培育,也可以修建专用的具有塑料大棚中间培育池。中间培育池水深应达1米,池底坡度大,能顺利排干池水。排水闸门应具有安装锥形袖网的闸槽。

(2)放苗密度。放苗前,应清池、消毒,繁殖浮游生物。当池水透明度达40厘米即可放苗。亩放苗量可达10万~15万尾。在工厂化养殖条件下,每亩放苗量可达50万~100万尾。

(3)管理。控制池内溶解氧不低于5毫克/升,池水透明度为30~40厘米,水色为绿色或黄绿褐色。可使用粒径为0.5毫米左右的配合饲料及活卤虫。使用鲜活饵料应进行病毒检测,无检测条件可熟化后投喂。

4.养成池放苗

可根据每个养殖场的具体情况,选择放养经中间培育的对虾苗或不经中间培育的对虾苗。建议养殖经验不足者使用中间培育的对虾苗。

(1)放苗条件。养成池水深应达1米以上,水质肥沃,要以绿藻、硅藻、金黄藻类为主,水色为黄绿色、黄褐色、绿色,透明度在40厘米左右。虾池水温,放养中国对虾虾苗水温应达14℃以上为宜,最低不得低于12℃。虾池盐度为32‰以下,水盐度与虾苗培养池盐度差不应超过5‰。养殖池水pH值为7.8~8.6。大风、暴雨天不宜放苗。

(2)放苗密度。根据养殖条件适当增加或减少放苗量,通常每亩放养全长1厘米中国对虾虾苗4万~5万尾。体长2.5~3厘米的虾苗,每亩放苗量为3万~4万尾。

(3)放苗方法。放苗前必须先对养殖池水进行分析,确认符合养殖水质条件者方可放苗。养虾池盐度与育苗池盐度(或中间培育池盐度)相差不能大于5‰,通常24小时内逐渐过渡的盐度差不应超过10‰。可将装有虾苗的塑料袋浮放在养殖池水面,使袋内外温度达到平衡。打开塑料袋,向袋内缓慢加入池水直到袋内水外溢,使虾苗逐步散入池中。放苗点应在池水较深的上风处。

5.养成期的日常检测

每日凌晨及傍晚巡池一次,每日在日出之前及16时测量水温、溶解氧量、pH值、透明度、水盐度等水质要素。经常使用T-E染色法、核酸探针、PCR等方法进行病毒病原检测,发现有病毒对虾立即处理。经常检测池内浮游生物种类及数量变化,有条件者可检测氨氮等其他水质要素的变化。每5~10日测量一次对虾生长情况,可测量对虾体长,也可测量体重。每次测量随机取样不得少于50尾。定期估测池内对虾尾数,室外大型养虾池可用旋网定在池内多点打网取样测定。

6.养殖期的水环境管理

(1)保持水位及换水。原则上养殖前期及中期不需要换水。养殖前期,每日少量添加水3~5厘米,直到水位达2米,保持水位。加入蓄水池水之前,应先加入沸石粉,每亩用量为5~10千克,养殖中后期,需酌情换水,采取少换缓换的方式,日换水量控制在5~10厘米,并同时加入沸石粉,每亩用量20千克。整个养殖期要保持水位在2米以上,严防渗漏,如有可用的淡水资源,可适量使用淡水补充蒸发水的损耗。

(2)使用增氧机。在正常情况下,放苗以后的30天内,每天开机两次,在中午及黎明前开机1~2小时;养殖30~60天后可根据需要延长开机时间。养殖90天后,由于水体自身污染加大,对虾总重量增加,需要全天开机。在阴天、下雨均应增加开机时间和次数,使水中的溶氧量始终维持在5毫克/升以上。

(3)使用水质保护剂。每半月加沸石粉或以沸石粉、过氧化钙为主要成分的水质保护剂。沸石粉的使用量,正常情况下,15~20天每亩加20~30千克。恰当地使用石灰石粉或白云石粉,可以维持养殖池水总碱度。每半月施用一次,每亩用量10~20千克,或每2~3天以用一次(每亩用量1~2千克)。石灰石粉或白云石粉的粒度应在100目以上,要求池水总碱度应达每立方米水体120克左右。

(4)使用有益细菌制剂、消毒剂。养殖过程中,应按期经常使用光合细菌及其他有益的微生物制剂。在水温较高的7、8月份,为降低水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数量,每7~10天可使用一次漂白粉(0.5~1毫克/升)。如用二氧化氯等含氯消毒剂,应按生产单位提供的使用说明使用。可适量使用药饵,建议使用抗菌抗病毒的中草药,如大蒜素等为主要药物成分的药饵。

(5)水环境指标(见下表)

环境参数 适宜指标 变化范围
溶解氧(毫克/升) 5以上 短时间不得低于4
总碱度(毫克/升) 80-120
PH值 7.8-8.6 日波动不得大于0.5
氨(毫克/升) 非离子态小于0.1 总氨氮不得大于0.6
透明度(厘米) 30-40
盐度(‰) 10-30,2-35 日波动不大于5

7.饲料管理

应严格执行国家发布的对虾饲料标准,饲料系数不超过1.5。

(1)饲料中添加剂。可使用β-1,3葡聚糖、肽聚糖等多糖,能明显改善对虾免疫功能,促进对虾健康生长,使用方法可按照产品说明添加使用。

(2)饲料投喂。

①投喂次数:放苗后的第一个月,通常日投喂次数可安排4次,随着对虾增长,投饲料加大,适当调整投喂次数。上午投喂量约占全天投喂量的40%,下午为60%。

②投喂量与投喂方法:常规饲料日投喂率为3%~5%。鲜杂鱼日投喂率为7%~10%。一般较好的配合饲料,可以按照饲料系数1.5控制总投喂量,有的饲料系数可降至1.2~1.3。

养殖前期,对虾活动范围小,应全池均匀投喂。随着对虾的生长,可选择对虾经常聚集处投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