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网箱养殖的发展

最近更新:2023-03-14

网箱是由框架、网衣和固定系统组装而成的一种集约化水产养殖设施。最初是由渔民用来暂养渔获的“箱笼”演变而来的,类似于一种捕鱼用的“陷阱网”,而真正意义上的网箱养殖则起源于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我国宋代周密的《癸辛杂识》中,就记载了长江流域的渔民将捕获的鲢鱼鳙鱼草鱼青鱼等放置在布兜(密眼网箱)中,进行暂养的渔业活动。另据史料记载,早在19世纪中叶,柬埔寨的渔民将捕到的活鱼暂养在船尾或船舷的箱笼内,集中至一定数量后转运到金边等大城市销售,保持了鱼的鲜活程度,深受市场欢迎,大大提高了渔民的经济收入。运转、暂养时间长的,顺便投些小杂鱼或残羹剩饭作为饲料,后来发现鱼不仅能够摄食,而且很快增重,从而提高了商品价值,受此启示逐步演变为网箱养鱼模式。

早期的网箱养殖主要是在江河、湖泊中进行淡水鱼类的养殖,网箱结构比较简单,主要以竹竿、木杆和网片简单扎制而成。到20世纪60年代末,从日本试养鰤鱼和挪威等国试养鲑鱼开始,海水网箱养殖逐步发展。在70年代和80年代期间,随着工业和生物技术的进步,新材料、机械、工程、电子、防腐、防污和生物技术等相继在网箱养殖中得到应用,尤其是海水鱼类苗种人工繁育技术的突破,使海水网箱养殖在世界各地快速发展,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渔业生产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