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欧洲鳗病害防治方法

最近更新:2023-02-14

欧洲鳗疾病预防措施

欧洲鳗生活在欧洲大陆沿海、北非及地中海一带,其所处地理位置和生理特性与通常养殖的日本鳗相比有很大差异,将日本鳗成功的防病方法用于欧洲鳗往往不能奏效,因此必须根据欧洲鳗的生活习性及生理特性,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解除存在或潜在的各种致病因素,才能达到预期的防病效果。和日本鳗养殖一样,必须将预防放在首要位置。欧洲鳗病害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原因,它是鳗鱼本身的体质状况、病原体的数量和生活环境的优劣等方面因素综合的体现。因此,预防也就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既要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又要消灭病原敌害,还要改善欧洲鳗的生活环境。现将欧洲鳗的一般预防方法简介如下:

清塘消毒 欧洲鳗适应环境能力差,对池塘底质状况,水质要求严格,在清塘消毒时比普通的方法要求高,具体做法: 第一步,全池均匀泼洒生右灰溶液清塘消毒,用量为 (200~250 )×10-6浓度,7~10d后将水排干,注放新水; 第二步,三天后检测欧鳗池中pH、氨氮、亚硝酸氮等水质因子以及水体中有害细菌总数是否符合指标。如果超标即用光合细菌 (50~100 )×10-6浓度全池泼洒,若未超标即用300×10-6浓度全池泼洒即可。光合细菌 (photosynthetic bacteria) 可以吸收消除水体中氨氮、亚硝酸氮,是养殖环境中有益微生物。当光合细菌形成优势种 (dominant speeies) 时,可抑制其他有害细菌的繁殖,间接达到控制欧鳗病 原菌孳生的目的。

加强饲养管理 欧鳗患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饲养管理措施和水体环境。在饲养管理中必须认真落实“四定”原则。饲料要求营养全价,最好使用欧鳗专用的复合添加剂,包活鱼油的配制,如果使用日本鳗料,需要追加适量的维生素C、E及B6等。欧洲鳗的定量要比日本鳗低,一般为1%~3%,且须少量多次的投喂,每次只能喂八分饱。饲养管理得当,欧鳗的体质健壮,则抗病能力相对强些。注意经常采取措施改善水体环境,保持水质清新,可控制病原微生物不会大量繁殖,降低鳗鱼感染疾病的机会。

药物预防 从养殖实践得知,即使在健康状态下,鳗鱼身体上也难免带有一些病原体,因此定期进行适当的药物预防,是欧鳗疾病防治工作中重要的内容。通常处理方法有两种,即洗浴法和全池遍洒法。洗浴法是将欧鳗放在较高的药物浓度里,经过适当时间洗浴。洗浴时间、洗浴浓度随鳗体大小、水温高低、药物种类而变。用作洗浴的药物通常有甲醛、高锰酸钾、漂白粉、痢特灵等。全池遍洒法也是使用这类药物以较低 浓度的溶液在全池中遍洒。

欧鳗常见的疾病

致使欧洲鳗生病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病原体是寄生虫和细菌。病毒性疾病在欧鳗中也有发生。目前鳗弹状病毒病在欧洲鳗基本得到控制。欧洲学者发现感染欧鳗的病毒已有十几个品种,但病 毒性疾病目前危害不大。

细菌性疾病对欧鳗养殖危害较大。水体中经常存在的两种普通细菌是产气单胞菌和鳗弧菌,前者通常在淡水中,后者通常存在海水中,它们均是条件性致病菌,即它们正常存在水体中通常并不致病,但养殖水体恶化时它们会大量繁殖,达到一定的密度时,特别在鳗鱼体质欠佳时,使鳗感染,通常是引起败血症,可导致鳗鱼大量死亡。寄生虫疾病是欧鳗养殖中最大的障碍,养殖始终都困扰着养殖者。实际上,养殖水体中存在少量的寄生虫也是正常的事,此时它们对鳗鱼并未构成多大的威胁。出现寄生虫泛滥还是因为水质不良和鳗鱼体质不佳。建议有条件的鳗场,建立寄生虫监察制度,即在鳗苗放养后的开始两周,每隔一天取样镜检水体和鳗体是否带有寄生虫,两周后则每周取样镜检两次,八周后则每周镜检一次。如此可掌握寄生虫数量增加的情况,便于采取措施有效地控制寄生虫的大量繁殖。镜检取样是取新鲜活鳗的表皮和鱼鳃。定期取鱼鳔和肠。采集的样本应是薄片,放少量的池水,加盖玻片,在显微镜放大倍数100×下观察。

除镜检外,仔细观察鳗鱼在水中游泳的行为及鳗鱼体表黏液的光泽度、鳍卷曲程度、鳃盖扩张匀称否,甚至培育池中的味道都能为鉴别疾病提供线索。下面对欧鳗几种常见疾病作简要介绍。

细菌性疾病

弧菌病 (vibriosis) 病原菌为鳗弧菌。症状: 鳍条充血发红,肛门红肿,肝肾脏有出血斑,有时可见出血溃疡,多见于水质不洁的水域。防治: 用生石灰20×10-6浓度溶液全池泼洒,连续2d,也可用高效消毒灵以 (0.2~0.3 )×10-6浓度连续泼洒2~3次,同时给病池中的欧鳗喂服水溶性氟胍酸,用量为60g氟胍酸混入100kg饲料中连续投喂3d,若病重则重复一疗程。

赤鳍病 (redfin disease) 病原菌为嗜水气单胞菌。症状: 病鳗背鳍、臀鳍、尾鳍及胸鳍充血发红,肠系膜及肠道充血发炎,时有腹水,为高温季节常见疾病。防治: 嗜水气单胞菌为典型的条件性致病菌,改善底质和水质条件是避免该病发生的主要措施。具体方法为全池泼洒15×10-6浓度的石灰水,2~3d后再全池泼洒 (30~50 )×10-6浓度的光合细菌和50×10-6浓度的底质改良剂之混合物,并减少换水量50%以上,以后每3d补充泼洒 (5~10 )×10-6浓度的光合细菌,保持较低的换水量,使得水体环境保持良好的微生物种群。在改善水环境的同时,给病鳗内服抗生素如氯霉素、土霉素、金霉素等,用量40~60g/t鱼,连服 5~6d。

爱德华氏菌病 (Edward siellosis) 病原菌为迟钝爱德华氏菌。症状: 病鳗肝脏和肾脏可见有脓肿,肝变脓肿先在肝脏内部,以后逐步扩大,透过浆膜直至腹面肌肉,烂孔,甚至体内外相通。该病易与赤鳍病同时发作,常见伴有肠道发炎、蛀鳍及肛门红肿。此病常因丝蚯蚓带菌诱发的。防治: 全池泼洒(10~15 )×10-6浓度的石灰水,在给水体消毒的同时,给病鳗喂服新霉素,将800g的药物添加在100kg的饲料中,连喂5d。或以0.8×10-6浓度的漂白粉 (有效氯为30%) 溶液全池泼洒2次,同时给病鳗喂服水溶性氟胍酸,将60g药物添加在100kg饲料内,连喂5d。

细菌性鳃病 病原菌为柱状曲桡杆菌。症状: 初期鳃上分泌大量黏液,随着病情发展,可见附着的黄白色小菌落,轻压鳃部有血水或黏液流出,严重时可见烂鳃,鳃软组织溃烂,鳃丝不同程度发生坏死或苍白失血,一般在15℃以上开始发病,高温季节较为普遍。防治: 用福尔马林与痢特灵合剂连续泼池消毒2~3次。同时每千克饲料中加土霉素或四环素40~60g,连续投喂5~6d。

真菌性疾病

水霉病 (saprolegniasis) 病原菌为异丝水霉 (Saprolegnia diclina)。症状: 身体上可见棉絮状菌丝,俗称白毛病,通常是欧鳗受伤或发生其他疾病后感染发生。防治: 亚甲基蓝以2×10-6浓度的用量全池泼洒,每 隔2d重复一次; 或用孔雀石绿以 (0.1~0.2) ×10-6浓度全池泼洒。

寄生虫性疾病

车轮虫病 (trichodiniasis) 寄生虫为各种车轮虫。症状: 车轮虫聚集在鳃丝或皮肤上,病鳗常会浮出水面旋转狂奔乱窜,终至死亡。高温季节发病高,往往会引起大量死亡。防治: (40~60) ×10-6浓度福尔马林全池泼洒,每隔3d一次,实施2~3次可痊愈。也可用螯合铜制剂药浴。

小瓜虫病 (ichthyophthiriasis) (也称白点病) 寄生虫为多子小瓜虫 (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 Fouquet)。症状: 小瓜虫寄生于体表,鳍及鳃部,感染严重时,用肉眼观察可见许多小白点,体表似有一层白色薄膜。该病在苗种阶段往往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一般在20℃左右可发生此病,23~25℃是最适温度。防治: 每立方米水以2g瓜虫净 (将该品煎煮2h) 全池泼洒均匀,连续泼洒2次。也可将水温提高到28℃以上,小瓜虫在高温下易死亡,但此法不易彻底治愈小瓜虫病。注意,此病不能用硫酸铜、食盐和福尔马林治 疗。

拟指环虫病 寄生虫为多种拟指环虫。症状: 寄生在欧洲鳗鳃上,头部发红,病鳗在池中狂奔,该病主要影响欧洲鳗的成活率,全年均可发病。由于欧鳗对敌百虫高度敏感,慎用敌百虫。防治: 每立方米水以0.7g鳗虫清均匀泼洒全池,18h后换新水。

鳗居线虫病 (anguillicoosis)此虫寄生在欧洲鳗的鳔内,引起鳔炎或鳔管堵塞,病鳗体色较黑,生长慢,贫血,严重者表现狂奔乱窜,终至死亡。防治: 杀灭鳗居线虫的中间宿主——剑水蚤,一般每立方米水体以0.7g鳗虫清全池泼洒,同时喂服一些抗生素,以防鳔炎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