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欧洲鳗鱼养殖技术

最近更新:2023-01-31

我国欧鳗养殖近些年发展起来,养殖技术还没有完全定型,还在继续探索。目前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养殖方式,有水泥池也有土池,有止水式也有流水式,有控温也有自然温度。自1990年起至今,既有失败教训也有成功经验。但可以说,大多数失败者都是没有认识到欧鳗本身诸多不同于日本鳗的生物学特点和生态习性,而套用日本鳗的养殖方法。而成功者则是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对日本鳗养殖方法加以改进,在水质、环境因子、管理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给欧鳗创造出更适合的生活条件。

欧鳗白仔培育

水质要求和池塘准备 欧鳗适应环境能力弱,抗病力差,相对于日本鳗对水质要求更严格些。水质首先要符合渔业用水标准,最好达到食用水标准。选择水源丰富、注排水方便、交通便利的地方建池,水源最好是无污染的山溪水库、深井等冷性水源。

白仔培育池为室内一级水泥池,和日本鳗白仔池一样具备控温、增氧、排污、防逃等设施。面积一般为50~80m2,水深50~60cm。注意池壁池底要光滑。加温管有保护,以免损伤鱼的肌肤。培育池上方或在屋 架上加盖黑色遮光网。

培育池使用前必须消毒。旧池用 (200~250 )×10-6浓度生石灰水全池泼洒消毒,7~10d后排干,灌水后再用 (0.6~0.7)×10-6浓度高效消毒灵或30×10-6浓度高锰酸钾全池泼洒,3d后再用光合细菌全池泼洒,用量为 (30~50 )×10-6浓度,以建立起有益微生物的种群优势。新建水泥池,必须作去碱处理,可选用 (1~1.5 )×10-6浓度草酸泼洒,浸洗池底和池壁,去碱处理后再按旧池方法消毒。

选苗和放苗 欧鳗白仔从捕捞、暂养、运输至中国大陆,经历时间长,苗种体质衰弱。购苗应从技术设备完善、运输方法先进的大型苗商手中购买。他们在国内应具有设备优良的暂养池,鳗苗经过剔除、消毒处理和暂养后附有健康证书方可售出。选择健康、活泼、颜色深、体表无外伤的优质苗,规格为每千克 2 800~3 200尾。

白仔苗下塘前应先把装有苗的充氧袋放入池中,以调整袋内外温差,使其趋于一致。在池边挂一个密网箱,在箱内松开鳗苗袋,让鳗苗主动游入网内,并不断在箱外鼓动水流,捞除泡沫及污物,稍等片刻,慢慢提起网箱,让苗主动游入池中,并及时捞除伤苗和死苗。苗池中水深为25~30cm,盐度为6‰~7‰,水温保持在15~16℃。放苗量一般在每平方米600~850尾,但以稍稀为好。放苗时间宜早,最好在春节前后,早期苗体质比较健壮,苗种整齐,容易饲养,同时病害少,生长快,三类苗所占比例少。

放苗后第2d,用 (1.5~2.0 )×10-6浓度的福尔马林,(1~1.5 )×10-6浓度痢特灵药浴一天。放苗24h后开始升温,每6~12h增加0.5~1℃。慢慢升温,最后将水温控制在23~25℃。水体保持3~4d开始排换水,每天换水2~ 3cm,慢慢去除盐分。

驯食和投饵 饵料台设置要比日本鳗池多1~2倍。当水温升到23~25℃保持1~2d后,即可开始驯食。驯食首先在夜间进行,第一次按鳗体重的5%~10%投放绞碎的丝蚯蚓,分四次投喂,时间为6∶00、12∶00、18∶00、24∶00。开始是遍池泼洒,以后慢慢向饵料台集中。投饵驯食时要关停水车30~40min。同时打开饵料台上方的灯泡 (在饵料台上方装一只15~25W灯泡) 以对鳗苗进行灯光引诱。鳗苗因趋光,向饵料台附近集中,在灯光照射下摄食,并逐渐驯化,使其习惯于集中在饵料台上,有光的情况下甚至在白天摄食。驯食开始后,水位应慢慢增加,直到50cm为止。投饵量应逐日增加,直至提高到40%~50%。鳗苗摄食时间控制在30min以内,剩余残饵应及时清除。

在欧鳗的驯食中,白仔开口饵料丝蚯蚓的净化处理尤为重要,这是苗期预防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要备有一个5~10m2的丝蚯蚓暂养池。刚购进的丝蚯蚓一定要放进池中暂养。让微流水不断漂洗,并经常耙翻洗污,让丝蚯蚓吐出排净污物。同时采用网孔适度的筛绢让丝蚯蚓钻孔,从网孔中爬出来的为活虫方可使用。如此多次漂洗爬出活虫剔除死虫和污物,确保丝蚯蚓洗净、鲜活。洗净、鲜活丝蚯蚓投喂前还需经过严格的消毒杀菌处理。具体方法是每千克丝蚯蚓添加1~2g“鳗病灵”、2~3g土霉素和0.5~1g氟嗪酸。

白仔用丝蚯蚓驯食20d后开始进行饵料转换。方法是丝蚯蚓和白仔料按2:1的比例,日投饵量降为8%~10%,混合调成糊状,每日投饵3次,饲喂3d后,第4d晚上开始按1:1的比例饲喂2d,至第6d始再按1:2的比例饲喂2d,投饵量降到6%~7%,至第8d可完全使用白仔饵料,投饵量降至5%~6%,至此完成饲料 的转换。

水质管理 欧鳗对水质要求较高,必须始终保持池水清洁。水源如果是水库水、河川、湖泊水,因水中泥沙及病原菌含量高,要先进行沉淀、过滤、消毒后才能使用。每日换水量应在原池水体的2倍以上,投喂后尽量把残饵捞除,日排污4次。

水温控制25℃为宜,并尽量保持恒定,在排换水时避免温差超过±1℃。每周应进行2~3次水质理化因子的测定,严密监控pH、氨态氮、亚硝酸氮的指标,一旦超出安全范围,立刻进行水质净化和调控处理。如果每日换水量不足100%时可考虑施用适量的光合细菌,以利保持水体生态平衡。

选别分养 白仔经过30~40d左右的驯养后,体重增加6~10倍以上,池中鳗苗密度提高很多,鳗苗大小和争食能力差异很大,一些个小体弱者处在非常不利的生活环境中,如不及时将它们分开养殖,将严重影响群体增长。选别分养前需停食1d,分养池的水质环境应与原池相近。在气温较高的天气,分选时间尽可能在清晨温度较低时进行。分养将池水降低20cm左右,用抄网抄捕数次,余下的通过排水中收集,用鳗桶放到网箱内,用选别筛选别。选别要求轻快、离水时间尽量短。选别剩下的弱小白仔再继续用丝蚯蚓强化培 养。

疾病预防措施 为了预防像爱德华氏病、水霉病、烂尾病和拟指环虫病等易患疾病,每星期可用(0.7~0.8 )×10-6浓度甲基咪唑原粉药浴,预防拟指环虫病用 (3~5)×10-6浓度二氟化氯或土霉素消毒水体,同时每千克饵料中添加10g鳗病灵或2~3g氯霉素,预防细菌性疾病。

日常管理 确定专人负责管理,管理者坚持每日巡塘5次以上,经常观察鳗鱼的摄食和活动情况。鳗鱼的摄食活动与其所处的生理状态密切相关,状态良好时摄食活跃且贪食。此时应防止过度摄食。如果摄食不活跃则说明可能水环境不良或其生理状态不佳,应及时检查水温、pH、溶解氧、氨氮等环境因子,如果水质因子正常则可能是感染疾病,立即镜检及其药物处理。鳗苗放养后开始的两周里,应每隔一天采取镜检方法观察体外是否带有寄生虫,两周后则每周两次,八周后,则每周一次镜检。有些种类的寄生虫繁殖速度非常快,能在几天之内使鳗苗大量死亡。除镜检之外,每天坚持肉眼仔细观察鱼在水中游动行为,鱼体表的黏液量、光泽度、鳍卷曲程度,鳃盖扩张是否匀称,甚至培育池中水体的味道等,对掌握鳗苗的生理状态和疾病判断都必不可少。此外,进排水系统、增氧设备、防逃设施等等都是日常观察和管理的内容。

欧鳗鳗种培育

整池 鳗种培育池有两种,一种为12m×12m的一级水泥池,另一种是18m×18m的砾底质或水泥底质的二级池,水深60~80cm。刚刚养成的黑仔最好继续在一级池内饲养一段时间后再选别分养进入二级 池。

鳗种池所需的配备和白仔池一样,池上也需盖有遮荫棚,同样需要严格消毒。

放养 白仔筛选后,按不同规格进入鳗种培育池内培养,放苗密度参照下表进行。

不同规格鳗种放养密度

规格(尾/kg) 放养密度(尾/m2) 重量(kg/m2) 饵料种类 投饲率(%)
800~1200 500~600  0.50~0.62 白仔粉 8~10
500~800 400~500 0.62~0.80 白、黑仔粉 6~8
300~500 300~400 0.80~1.00 黑仔粉 5~7
200~300 250~300 1.00~1.25 黑仔、幼鱼粉 4~6
100~200 200~250 1.25~2.00 黑仔、幼鱼粉 4~6
80~100 150~200 2.00~3.00 幼鱼、成鱼粉 3~5

鳗种入池后需采用3×10-6浓度二氟化氯或 (2~3 )×10-6浓度“鳗神” 消毒,消毒后需大量换水,保 持水质良好。

投喂 筛选后的小规格黑仔仍以白仔料投喂,大规格的黑仔可通过白仔料向黑仔料转换,转换方法仍是按比例逐渐转过来。饲料需加一定比例的水和油,加水量为饲料量的1.3~1.5倍,将水加满后,将鱼油5%~8%或其他维生素、药物等放入水中拌匀,然后将饲料粉倒进去,搅拌1~3min成柔软而膨胀、黏性强、不易流散的团状即可投喂。

投饵量一般根据池鳗的重量规格,每天的摄食情况及鳗鱼活动状况而定,具体见表554。

由于欧鳗贪食,投饵时一定要严格遵守计划量。一般而言,欧鳗投饵任何时候都比日本鳗低,不能因鳗鱼贪食而尽力投,每次以摄食八分饱为宜。投饵时必须坚持“四定”原则,这对水质管理及疾病防治都大有 好处。

水质管理 和白仔培育期相同,必须严格管理好水质。每天加换新水,换水量应在10%以上,坚持每天清除残饵、排污、监测水质因子并控制在安全范围内。经常观察池中水色的变化,要求水色淡绿,透明度在30cm左右。如果水色有较大的变化,不管是颜色变化还是透明度变化,都应警觉可能是水质变坏,必须 及时处理。

疾病预防 在鳗种培育期,必须每10d左右用 (2~3)×10-6浓度 “鳗神”、(5~8)×10-6浓度二氟化氯、0.6×10-6浓度高效消毒灵,或其他含氯消毒剂交替进行消毒。投饵时,经常在饵料中添加1%光合细菌或一些抗生素,这对增强欧鳗体质和预防狂游症有很好的功效。

分选分养及日常管理 经过1个多月的饲养以后,鳗种的个体差异表现出来,此时应进行第二次分选分养。分选时应注意淘汰部分三类苗,并乘机将池底清除干净。第一、二次分选工具可采用合适规格的鱼篮,超过3g分选时可用底部间隔适当的鱼筛,5g以上大规格可用槽式选别器。和第一次分选一样,每次分选需停食1d,分选后药浴消毒。

日常管理与白仔培育期相同,坚持巡塘观察,管理好水质和防病防逃等。

成鳗养成

池塘整理 我国欧鳗成鳗养殖和日本鳗养殖一样存在多种养殖方式,其中控温流水或半流水方式较适宜,但温流水集约化精养投资大,较难大规模普及,因此,我国仍然是露天池塘静水或半流水方式养殖者居多。露天池主要依赖自然水温进行粗放式或半精养式,而室内水泥池可采用加温方法,进行控温精养。

室内水泥池通常建成无四角的长形池,池塘面积500~1 200m2,池底坡度应比日本鳗池坡度大,进水口设在池壁上方,排水口设在池底中间部位,采用暗管阴井自动溢水。露天土池池底要平坦,面积以0.3~0.4hm2为宜,水深1.5~2.5m,每个池塘要配备两台1.5kW的增氧机,在池边搭一木桥,用于悬挂饵料台 和投饵。

池塘的水源必须充足,水质良好,符合渔业用水标准,室内水泥池的水源最好是地下水源,否则要考虑过滤、消毒等处理。

无论是室内水泥池还是露天池塘,放养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方法同鳗苗培育池。

鳗种放养 鳗种的放养时间应在开春后水温回升至15℃左右,池塘清理、消毒、培养水色后可投放鳗种。投放密度可依据所处条件而定,主要考虑因素是水源、设备、技术等条件,原则是宁稀勿密。具体可参下表。

池塘鳗种的放养密度及投饵量

鳗种规格(尾/kg) 放养密度(尾/m2) 重量(kg/m2) 投饲率(%)
100~200
50~100
<50
7500~8000
6000~7000
5500~6500
黑仔、幼鱼粉
幼鱼、成鱼粉
成鱼粉
4~5
3~4
2~3

鳗种必须经过严格挑选,要求体格健壮,肌肉丰满,无病无伤。鳗种放养入池前一定要消毒处理,预防带病入池。方法是用 (20~30)×10-6浓度福尔马林和 (3~4)×10-6浓度呋喃唑酮 (furazolidone) 消毒一次,开食后再用抗生素药物投喂一疗程。

饲料投喂 投饲方法仍然是前面所述的 “四定” 原则。目前,还没有专用的欧鳗饲料,使用的饲料还是延用日本鳗料。理论上讲,欧鳗和日本鳗一个为大西洋的品种,一个是太平洋品种,不同的生活环境使它们在遗传、生理上产生了差异,它们对营养要求也一定存在差别。专家建议在日本鳗种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C、E及B6对于增强欧鳗体质、促进食欲、加快生长、避免欧鳗营养缺乏会有一定的作用。

欧鳗的摄食能力较弱,摄食时间长,要求少量多餐,一般以鳗鱼在20min内吃完为宜,夏季高温期可适量减少投喂量。投饵率参照表5-5-5。

水质管理 欧鳗适应环境能力差,对水质要求严格。始终保持池塘水质清新是养殖成败的重要条件。即使是池塘静水养殖也要求3~5d换水一次,换水量20%左右。夏季最好每日换水一次,换水时间在下半夜为宜,减少池塘水温变化幅度。水位控制要按季节变化来调节。3~5月份水位控制在0.8~0.9m,5~7月份控制为1.0~1.2m,7~9月份为1.6m,9~11月份为1.3m。

池中水色与水质关系密切,应保持水色淡绿色,透明度在30 ~40cm左右,土池可养殖水浮莲吸收水中营养盐类,控制藻类过度繁殖,亦有遮阳降温作用,给欧鳗创造良好的栖息环境。

在池中适度混养鲢、鳙鱼对调节水质有利。一般每公顷可放300~450尾鳙鱼、150~300尾鲢鱼,以清除池中轮虫、水蚤等浮游动物和部分藻类,也可考虑放少量的青鱼或鲫鱼以摄食池中的残饵、鳗鱼的粪便及 池中螺蚬等。

分选分养与日常管理 露天土池一般面积较大,分养操作难度较大,可根据条件一年分养1~2次或不分养。水泥池精养必须进行分养,一般1.5~2个月进行一次,次数也不宜过多,因为每次选别前后,有3~4d时间鳗鱼是不能摄食的,温度适宜时,每天增重1%~2%,选别一次,鳗鱼停止生长加上自身消耗的损 失大约有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