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化肥养鱼

2023-03-06

用来化肥养鱼的水域通过施化肥后对提高水产养殖水平非常有效。

目录

优点

化肥具有肥料要素含量浓度高,成份确切,不含有机质、不消耗水中氧气,污染轻,而且肥效快、水质好,鱼病少,操作简便,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我国绝大多数养殖水域适于施化肥养鱼,这种养殖方法不受饲料、成本的限制。而大水体施肥养鱼,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主要施用化肥。养殖水域施用化肥后,促进了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提高水域的初级生产力。通过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增加水中溶氧,加速有机物质分解,为鱼类提供了大量饵料生物,促进肥水鱼类生长,提高鱼塘生产力。

技术经济指标

目前大多采用尿素、碳酸氢铵、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混合使用。肥料效率一般为0.5~1,高的可达到1.0~2.0。一般成鱼塘施用0.5千克尿素可产鱼0.75千克左右,施磷酸铵0.5千克可产鱼0.25千克以上,施氨水1.5千克长鱼0.5千克。有的施1千克尿素和2千克过磷酸钙,可产2~5千克花白鲢,施1千克碳酸氢铵和1千克过磷酸钙,可产1~1.25千克花白鲢。施1千克氨水可产0.5千克花白鲢。在综合施肥条件下,增施1~1.5千克氮、磷化肥,可增产1千克鱼。如果巧施化肥,1千克化肥可增产1千克鱼。施化肥池塘比没有施用的鱼产量要增产40%左右,经济效益增加30%以上。

技术要点

常用的化肥氮素肥主要有氨水、碳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铵、尿素等;磷素化肥主要有钙镁磷肥、过磷酸钙、三料过磷酸钙等。氮素肥以碳酸氢铵、氯化铵、磷肥以过磷酸钙养殖效果较好。其次,氨水、尿素等氮肥及钙镁磷肥、三料过磷酸钙等磷肥,养殖效果也还可以。一般在有机肥作基肥的情况下,从4月中、下旬施肥,水温在17℃以上,开始少量施肥,至10月中、下旬停止。在此期间又以5~9月或水温25~30℃时为好,以6、7、9三个月或水温25~30℃为佳。根据水库的运行规律5月中旬至10月底,为水库化肥养殖高效期。水温在25~32℃时,氮、磷营养盐类和浮游植物,在施肥后第2~3天便先后出现高峰,第4~5天,浮游植物量又随营养盐类的减少而下降。用肥量和水温有密切关系。当水温在17~20℃,10~15天施1次,每亩用量5~67.5千克;20~25℃,7~10天施一次,每亩用量4~5千克;25~32℃,5~7天施1次,每亩用量3千克左右。一般施尿素0.5千克,配过磷酸钙1~1.25千克;或施碳酸氢铵0.5千克,配过磷酸钙0.5千克。氮、磷肥的配比原则是1∶1,不少于1∶0.5,氮、磷的混合使用效果较好。有条件的再辅施适量的有机肥,以增加水中的有机质。透明度宜保持在25~30厘米之间。水库施肥,总的原则比池塘施肥水平要低一些。用肥应按照“量少勤施、瘦水多施、肥水少施”的原则。施肥要选晴天,在上午九时到下午二时内施完。这个时期浮游植物光合作用较强,化肥可以较快地被吸收利用。化肥必须兑水溶化,而不能直接干抛入塘,引起肥料沉淀,被淤泥所吸附,影响肥效。每次施氮、磷化肥、先将化肥溶于20~30倍水中,制成肥液。必须注意,钙镁磷肥和碳酸氢铵混合使用时,须先溶化磷肥,然后再溶化氮肥,不能次序颠倒。配制成的肥液,山塘进行全池均匀泼洒。水库一般泼洒在3米深以内的浅滩处,或库湾、消落区。尽量避开溢洪道口和放水闸门处,以减少肥料流失。在水库排水高峰和汛期,抢晴天将肥液施在上游。如遇天气闷热或连续阴雨天应停施,同时,每隔10~15天,施生石灰一次,以调节水质。

注意事项

施用化肥要结合看天气、看水质、看鱼的摄食和活动情况,确定用肥量。如天气好可按正常用量,反之应停止施。另外,根据水色变化灵活掌握施肥技术,水色呈黄绿色、褐绿色、油绿清爽为最佳水质,可少施。如水色发黑或呈红棕色,这是水质过肥,应改良水质。如施入氮肥,氮的含量适宜,是有益的营养类盐,过量则产生氨中毒,阻碍生命活动,致鱼类死亡。化肥与有机肥结合使用,能更好地发挥肥效。在水温20℃以下施有机肥为主,夏秋季节以施化肥为主,使水体产生高溶氧低耗氧。鱼塘施生石灰必须间隔7~10天左右,待pH值下降后,才能施磷肥。铵态氮肥不可以与石灰、草木灰等碱性肥料混合使用;过磷酸钙不可和石灰、草木灰等混合使用;氨水不宜与过磷酸钙混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