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菹草养鱼

2023-03-06

菹草广泛地分布于河、沟、池塘,沼泽地天然泡沼及低洼积水处也常见其踪迹。鲜草中粗蛋白含量20.13%,粗脂肪6.51%,无氮浸出物25.46%,粗灰分12.04%,是草食性鱼类喜食的青绿饲料。菹草可以鲜草直接投喂,也可以通过人工栽培的方法,将天然泡沼或池塘改造成菹草型水体,放养鱼类。

目录

石芽移植

人工栽培菹草,主要措施是移植其繁殖体—石芽。菹草的石芽系繁殖芽的一种,质地坚硬而有韧性,是菹草长到成株后,死亡前形成的,每株可产生几十个石芽。芽体短缩硬化,叶扩展具刺缘。石芽数量大,繁殖迅速,对不良环境和各种侵害的抵抗力较强,便于移植且易获成功。其方法是:北方8月中旬左右,石芽生物量最大之际,用密齿铁耙从天然水体中将其捞出,洗净污泥,趁湿撒入被移植的水体(面积以1亩左右为宜),每平方米250~300个,然后注水,使水深在20~25厘米。

石芽萌发及越冬管理

影响石芽萌发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水分。一般要求将石芽完全浸没在水中。最适温度为14~20℃,小于6℃或大于25℃均不萌发。每个石芽可生出2~3个幼枝。当幼枝长至30厘米左右时,石芽体养料用尽而腐烂,新株开始吸收土壤及水中的养分生长。菹草较耐寒,在北方冰下水体里可照常生长。为使其正常生长和安全越冬,移植后的池塘在结冰前注满水,深度达到2.5米以上,越冬期间要经常补水,使冰下不冻水层保持在1米以上,水层过浅,则影响菹草的生长高度和产量。越冬期间每半月施尿素6~8千克,过磷酸钙4~5千克,施肥方法是将肥料装入编织袋,悬挂在冰下,挂袋深度略超过最大冰厚。要经常扫雪,以增加冰下光照度,利于菹草生长。

放鱼

放鱼时间一般在翌年6月中旬左右。这时菹草已布满全池,高度达到50~80厘米,生物量5~10千克/平方米(鲜草),质鲜嫩,是草鱼(体重100~150克)的可口饲料。放鱼前,先清出若干条纵横交错的“鱼道”(每亩8~10条),将草向两侧拨开,便于鱼的活动即可。先放草鱼、鲤鱼,20天后,池水逐渐转肥,再放鲢、鳙和少量鲫鱼。池内的菹草可供草鱼吃50~60天,吃光后,再投喂人工饲料。放鱼后要经常补水,既可保持水质清新,又能防止池水变浅,菹草露出水面会被太阳晒死。人工栽培菹草时石芽要带水撒入池塘,石芽萌发后,要随着幼枝的生长而不断加蒙顶水,越冬期间要密切注意冰下水位的变化,防止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