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车轮虫病

最近更新:2023-03-10

车轮虫病 Trichodiniasis

症状

病鱼黑瘦,不摄食,体表有一层白翳。成群沿池塘边狂游,俗称 “跑马病”。通常,鱼苗放养10天后患病。车轮虫寄生鱼苗体表时,病鱼头部和嘴周围呈微白色,分泌很多黏液,若将小鱼在解剖镜下观察,可见体表,特别在头部和鳍条上有大量的车轮虫密集或来回活动。

危害性

车轮虫主要侵害鱼的皮肤和鳃、鳍条,对饲养鱼类和观赏鱼类的鱼苗、鱼种危害较大。每年5~8月间,鱼苗、鱼种常发生车轮虫病,引起大批死亡。全国各养鱼区都流行车轮虫病。越冬密集的鱼池,也往往出现车轮虫病。

病原

病原体主要是车轮虫属 (Trichodina) 和小车轮虫属 (Trichodinella) 的许多种类。寄生体表的有显著车轮虫 (Trichodina nobillis Chen,1963)、粗棘杜氏车轮虫 (Trichodina domergues f.latipina Dogiel,1940) (图10-4-19)、中华杜氏车轮虫 (Trichodina domergues f.sinensis Chen & Hsieh,1964) 和东方车轮虫 (Trichodina orientalis Chen & Hsieh,1964) 等; 寄生在鱼鳃上的有卵形车轮虫 (Trichodina oviformisChen,1955)、微小车轮虫 (Trichodinella minuta Chen,1956)、球形车轮虫 (Trichodina bulbasa Davis,1947) 和眉溪小车轮虫 [Trichodinella myakkkae (Mulle,1937)] 等 (图10-4-20)。车轮虫形态: 侧面观像一个碟子或毡帽,身体隆起的一面叫口面 (adoral end),与口面相对的一面叫反口面 (aboral end)。口面有一条带状结构的口带 (oral zone),以反时针方向作螺旋状环绕,一直通到胞口。口带两侧各有一行纤毛。反口面观为圆盘形,内部结构主要由许多齿体逐个嵌接而成的齿轮状结构,叫齿环 (denticulating rin g)。还有辐线,一个马蹄形大核和一棒状小核。侵袭鱼类体表的小车轮虫,虫体较大。虫体在寄主体表来回滑动,使寄主皮肤磨损受伤,剥取寄主的皮肤组织细胞作营养,同时刺激寄主皮肤分泌大量黏液。主要危害体长3cm左右的幼鱼,严重感染时,会引起大批死亡。寄生于寄主鳃上的小车轮虫,虫体一般比较小,常成群聚集在鳃的边缘或鳃丝缝隙内,破坏鳃组织,使其腐烂、软骨外露,严重影响鱼的呼吸功能,使鱼致死。

防治方法

用生石灰清塘,合理施肥、放养。夏花鱼种下塘前用2%食盐溶液浸洗15min,视鱼种的忍耐程度增减时间。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 (5:2) 全池泼洒,使池水成0.7×10-6浓度,治疗效果很好。用8×10-6浓度的硫酸铜浸洗20~30min进行鱼体消毒,或用2%盐水浸洗2~10min。鱼苗平0.5×10-6浓度,全池泼洒,每日一次,连用3d。治疗金鱼车轮虫病,用2%盐水浸洗鱼体5~15min; 或20×10-6浓度高锰酸钾浸洗鱼体,浸洗时间长短依水温升高而缩短,即在水温10 ~20℃时浸洗20~30min; 水温20~25℃时浸洗15~20min; 水温25℃以上时浸洗10~15min。

两种主要寄生在皮肤上的车轮虫及其主要构造两种主要寄生在皮肤上的车轮虫及其主要构造
(1) 侧面观(半模式图) 1.口带 2.伸缩泡 3.小核 4.齿环 5.后纤毛带 6.大核 7.辐线环

(2)身体纵切面的一部分 1.口带 2.上缘纤毛 3.后纤毛带 4.下缘纤毛 5.缘膜 6.大核 7.齿环

(3) 齿体的构造 1.齿钩 2.锥部 3.齿棘 (4) 显著车轮虫的反口面观 (硝酸银染色标本)

(5) 粗棘杜氏车轮虫的反口面观 (硝酸银染色标本)
几种主要寄生在鳃上的车轮虫和小车轮虫几种主要寄生在鳃上的车轮虫和小车轮虫
1.微小车轮虫 (反口面的侧面观) 2.卵形车轮虫 (反口面的侧面观) 3.球形车轮虫 (反口面观)4.眉溪小车轮虫 (反口面观)

病原为车轮虫和小车轮虫。主要危害多种鱼类的鱼苗,鱼种阶段,流行的高峰季节为5-8月,水温20-28℃。寄生在体表和鳃上,鱼苗可出现“白头白嘴”或“跑马”(环游不止)症状。

症状

鱼体呈黑色,瘦弱,摄食离群,游动缓慢,有的又成群围绕池边狂游,常引起鱼苗、鱼种的大批死亡。

起因

寄生于鱼体表的车轮虫在鱼体表来回滑动,剥取宿主的皮肤组织细胞和鳃组织作营养,破坏皮肤和鳃组织,影响鱼的呼吸和正常活动。

预防方法

方法1:硫酸铜,一次量,每1立方米水体,8g,鱼种放养前,浸浴15-30分钟。

方法2:高锰酸钾,一次量,每1立方米水体,10-20g,鱼种放养前,浸浴15-30分钟。

治疗方法

方法1: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每立方米水用硫酸铜0.5克和硫酸亚铁0.2克,溶解后全池塘(鱼塘)均匀泼洒。疗效较好,单用硫酸铜每立方米水0.7克也可。

方法2:苦参碱溶液,一次量,每1方米水体,0.4g,全池泼洒1-2次。

方法3:严重时,苦参碱溶液和阿维菌素溶液配合使用,量不变。

方法4:使用药业技术公司的灭虫精,每立方水用规定克数。

鱼病的种类、特征和治疗相关技术

中华鳖病毒病
鲤痘疮病
弧菌病
细菌性烂鳃病
水霉病
鳃霉病
车轮虫病
鲢四极虫病
鲢疯狂病
锥体虫病
头槽绦虫病
血居吸虫病
复口吸虫病
鲺病
对虾病毒病
青鱼出血病
竖鳞病
细菌性肠炎病
小瓜虫病
斜管虫病
鲤单极虫病
银鲫碘泡虫病
草鱼饼形碘泡虫病
鳗居线虫病
鲤长棘吻虫病
指环虫病
中华鳋病
鳗鲡出血性开口病
草鱼出血病
打印病
毛管虫病
半眉虫病
肤孢虫病
鳗鲡两极虫病
艾美球虫病
鱼波豆虫病
似棘吻虫病
鲤蠢绦虫病
三代虫病
狭腹鳋病
虹鳟传染性胰脏坏死病
细菌性败血病
赤皮病
杯体虫病
石斑鱼瓣体虫病
尾孢虫病
鳙碘泡虫病
颤动隐鞭虫病
鳃隐鞭虫病
嗜子宫线虫病
侧殖吸虫病
鱼怪病
锚头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