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大麻哈鱼

最近更新:2023-01-30

大麻哈鱼     Oncorhynchus keta ;O. keta Walbaum; Chum ssmon, Keta

俗称麻哈鱼、大麻哈、马哈鱼、大马哈鱼、鲑鱼、三文鱼。硬骨鱼纲、鲑形目、鲑科。系冷温性溯河洄游底层鱼类。体延长,侧扁,颈部渐隆起至背鳍基部。头大,侧扁,吻端尖,微弯。生殖季节雄性上颌吻端向内弯曲显著,下颌增厚,尖端上翘,口闭合时两颌不相吻合。口大,下位,斜裂。上下颌近等长。齿尖略扁,两颌各1行,生殖季节雄性齿变强大。眼小,侧上位。鳃孔大。尾柄粗,长约为高的2倍。背鳍1个,位于体背中间稍偏后,起点距吻端比距尾鳍基稍近,鳍条向后渐短,后缘微凹入;有脂鳍,位于尾部,距尾鳍基比距背鳍末基近。胸鳍较宽长,侧下位,鳍条向下渐短。腹鳍较短小,基底与背鳍基底后部近相对。臀鳍基底较长,起点位于背鳍基底末端与脂鳍起点之间中央稍后下方,末基与脂鳍末基近相对。尾鳍浅叉形。体被细小圆鳞。侧线完全,侧线鳞130—153枚。体色变化较大,在海洋进入淡水之初体背部多呈黄绿色,腹部银白色,进入江河后体背部逐渐变为青黑色,腹部银白色略带光泽;胸鳍至臀鳍间体侧有曲折而规则的淡红色斑10—12块,在侧线上下极为明显,红斑块色在雌性体上浓,在雄性体上斑块较大。体背部均有不明显小黑斑点。背鳍、臀鳍、尾鳍为青灰色,边缘均黑色。脂鳍青灰色,有小圆形黑斑。胸鳍、腹鳍呈灰白色。背鳍上无黑色斑块,尾鳍无黑色小斑点,是与他种区别的主要特征。体长一般为60厘米左右。平时栖息于海洋水域。白天多下沉底层,夜间常上浮表层。游泳速度快,生殖洄游时速度更快,在海洋常跳跃暗礁急游。溯河洄游时,不觅食,每天游程可达40公里,有时能以每天100公里的速度连续游10天以上。达到性成熟亲体,每年9月开始从江河口处成群结队快速溯河而上,游向原出生地生殖。进入江河口后完全停止摄食。因溯河期与产卵场水深不同,可分为夏大麻哈鱼和秋大麻哈鱼两种群。前者溯河时间早,分布在下游,后者则溯河时间晚,分布在上游,在我国境内很少看到夏大麻哈鱼群。喜在水质澄清、沙砾石质江河上游的干流或支流、有地下泉水涌出的河床上产卵。产卵时雌鱼逆流,用尾鳍在河床上掘坑穴,然后将卵排放在内,雄鱼尾随雌鱼排精,随后雄鱼再用尾鳍将沙和砾石埋在产卵穴上。此后亲体徘徊于产卵坑穴周围,驱逐敌害,有时因受惊也逃离,但不久又返回,直至体力耗尽后,相继死亡。幼鱼出生后,沿江河顺流而下,在江河口处生活1个月后,入海生活。在淡水主要食物为瑶蚊幼虫、介形虫、昆虫、鱼卵及仔鱼;在海洋主要食物为小型鱼类、幼鱼和鳞虾。3龄可达性成熟。夏大麻哈鱼生殖期7—8月,秋大麻哈鱼生殖期9—10月。在亚洲沿海主要分布于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我国沿海无自然资源。我国内陆水域的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呼玛尔河、绥芬河及图们江均有溯河产卵群体分布。常用流刺网、定置网、延绳钓和地拉网渔具捕捞。体大肉肥,肉味鲜美,可鲜食,亦可加工腌渍品和罐头食品。生食鱼片时,应经过冷冻杀菌,防止吃入寄生虫。鱼卵黄豆粒般大,橘红色,盐渍鱼卵称红鱼子,营养丰富,享有盛名。药用食疗价值较高,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等功效。也是肠胃虚弱、容易感冒、体力欠佳者的滋补品。《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规定为重点保护对象,可捕标准以达到性成熟为原则。农业部规定,进口原料加工成品后出口,要持有渔业主管部门开具的证明。
背鳍iiiiv9—11;臀鳍iii—iv—13—15。侧线鳞132—149。鳃耙17—28。幽门盲囊124—243。椎骨60—69。体长64.3—82.7cm:体长为体高3.8—4.1倍;为头长3.7—3.9倍。头长为吻长2.4—2.9倍;为眼径8.2—8.5倍。体延长,侧扁,肩部隆起直至背鳍基部。头部侧扁。吻突出、微弯,生殖季节雄性个体弯曲如钳形,使上下颌不相吻合。上下颌具齿。背鳍起点距吻端较距尾基为近。溯河洄游期体色多变化,产卵期体色鲜艳,具橙色斑条。是溯河产卵回归性冷水鱼类。4龄性成熟,9—10月产卵。怀卵量平均4000粒。卵径6.5mm左右,沉性。孵化期3—4个月。幼鱼取食底栖动物,入海后以小鱼为食。因产卵期不同分为夏秋二型。进入我国江河产卵的为秋型。一般体重1—3kg,为经济鱼类。中国产于黑龙江、绥芬河、图们江水系。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俄罗斯远东、加拿大、美国阿拉斯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