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淡水渔业

2023-03-06

淡水渔业是利用内陆淡水水域的江河、湖泊、池塘、水库等从事渔业生产的事业。渔业的两大部分之一。可分淡为水增殖、养殖业和淡水捕捞业两部分。根据渔业资源分布、自然条件及开发利用情况,我国淡水渔业可分为七个类型区:1.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塘、库养捕渔业重点发展区; 2.华南山地池塘精养区; 3.华北平原及黄土高原塘、库渔业粗养区; 4.东北结冰河流、湖、沼、水库养捕保护区; 5.云贵高原湖泊捕捞渔业增殖保护区; 6.蒙新草原湖泊捕养新渔区; 7.青藏高原湖泊渔业待开发区。我国淡水渔业在建国后有了很大发展,近几年来,增幅更大,到1988年,我国淡水产品达到455万吨,占当年水产品总量的42.9%,比1979年的112万吨增加了3倍,比1952年的61万吨增加了6.4倍,其中人工养殖淡水产品达390万吨,比1952年的14万吨增加了26.9倍。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历史基础和政策方面的原因,多年来我国淡水渔业存在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下游和华南两个渔业区。比如,1986年长江中下游地区产鱼206.3万余吨,占全国淡水渔业总产量的59.2%,其中养殖产量为17.9万吨,占全国养殖产量的59.4%; 同年华南区鱼产量达68.7万吨,占全国淡水鱼总产量的19.7%,养殖产量占该区总产量的约93%。而全国其他地区的大量水域利用很不充分,有的还没有利用。我国发展淡水渔业的潜力很大,在巩固提高老区的同时,要加速新区的开发;在继续搞好小水面精养高产的同时,充分利用湖泊、水库等大、中型水面,用围栏、网箱养鱼等新技术,分而治之,精粗结合,立体开发,综合经营;在搞好养殖的同时,还要搞好水产经济动植物的增殖,把两者结合起来,增强淡水渔业发展的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