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细菌性肠炎病

最近更新:2023-03-14

细菌性肠炎病 Bacterial Enteritis

症状 细菌性肠炎病,特别是2龄草鱼 [Ctenopharyngodon idella(Valenciennes)] 的肠炎病,在我国饲养鱼类中是相当严重的疾病之一。

病鱼腹部膨大有红斑,肛门外突且红肿。用手轻压鱼腹,有似脓夹血样物从肛门处外溢。解剖鱼腹,腹腔内充满积液,明显可见肠壁微血管充血现象,或肠壁微血管破裂,使肠壁呈红褐色。解剖肠道,肠内无食物,含有许多黄色黏液。可从肝、肾、血中分离到肠炎病病原菌——点状产气单胞菌。

危害性 肠炎病主要发生在1龄以上草鱼,当年草鱼种、青鱼亦常发生此病,鲤、鳙鱼偶尔也有发生。全国各养殖地区均有流行。流行季节为4~9月,其流行季节和发病程度,随气候变化而有差异。1~2龄草鱼、青鱼发病季节为4~9月,当年草鱼、青鱼发病季节为7~9月。死亡率高达70%以上,严重病鱼池的死亡率可达90%以上。

病原 病原菌为点状产气单胞菌 (Aeromonas punctata)。菌体短杆状,两端圆形,(0.4~0.5) μm×(1~1.3)μm,多数为两个相连,也有单个的; 有动力,极端单鞭毛; 无芽胞; 染色均匀,革兰氏阴性。琼脂菌落圆形,直径0.5~1.5mm,微凸,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半透明。24~48h后产生褐色色素。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在pH6~12时均能生长,适宜温度为25℃,60℃时0.5h致死。产气单胞菌属中的细菌,可以从各种温水性养殖鱼类中分离到,也能从富营养型水体和池塘淤泥中分离到。通常认为这一类细菌是条件致病菌,只是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如鱼体健康受损或环境条件因素的诱发,方能导致发病。

防治方法 彻底清塘消毒,保持水质清新,特别是投喂新鲜饲料,不喂变质的饲料。切实做到 “四消”(池塘消毒、鱼种消毒、饵料消毒、工具消毒)、“四定” (投饵定质、定量、定时、定位),是预防此病的重要措施。放养鱼种时,用 (8~10) ×10-6浓度的漂白粉溶液浸泡鱼种0.5h,或用 (2~5) ×10-6浓度的呋喃唑酮浸洗鱼种1~2h。在发病季节,每隔半个月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在食场周围泼洒消毒,或用1×10-6浓度的漂白粉,或用 (20~30) ×10-6浓度的生石灰全池泼洒,消毒池水。内服鱼服康治疗。每100kg鱼体用鱼服康A型200g或用鱼服康B-1型100g,混在饲料中投喂,也可制成颗粒药饵投喂,每天投喂一次,连用3d。若病情较重,第一疗程后,再投喂一个疗程,即视病情连续投喂3~6d。

鱼病的种类、特征和治疗相关技术

中华鳖病毒病
鲤痘疮病
弧菌病
细菌性烂鳃病
水霉病
鳃霉病
车轮虫病
鲢四极虫病
鲢疯狂病
锥体虫病
头槽绦虫病
血居吸虫病
复口吸虫病
鲺病
对虾病毒病
青鱼出血病
竖鳞病
细菌性肠炎病
小瓜虫病
斜管虫病
鲤单极虫病
银鲫碘泡虫病
草鱼饼形碘泡虫病
鳗居线虫病
鲤长棘吻虫病
指环虫病
中华鳋病
鳗鲡出血性开口病
草鱼出血病
打印病
毛管虫病
半眉虫病
肤孢虫病
鳗鲡两极虫病
艾美球虫病
鱼波豆虫病
似棘吻虫病
鲤蠢绦虫病
三代虫病
狭腹鳋病
虹鳟传染性胰脏坏死病
细菌性败血病
赤皮病
杯体虫病
石斑鱼瓣体虫病
尾孢虫病
鳙碘泡虫病
颤动隐鞭虫病
鳃隐鞭虫病
嗜子宫线虫病
侧殖吸虫病
鱼怪病
锚头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