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虹鳟传染性胰脏坏死病

最近更新:2023-02-01

虹鳟传染性胰脏坏死病(IPN)

症状

虹鳟在我国养殖历史不长,由于进出口检疫不严而将IPNV从国外流入国内。病鱼游动失调,常作垂直回转游动,不久便沉入水底,间歇片刻后又重复上述动作,挣扎直至死亡。一般从开始回转游动至死亡仅1~2h。在流水池中失去游动能力的病鱼汇集在排水口的拦网上。病鱼体色发黑、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腹部及鳍基部充血,鳃呈淡红色,肛门处拖有一条线状粘液粪便。解剖鱼腹有时可见腹水,幽门垂出血,肝、脾、肾、心脏异常苍白。消化道内通常没有食物,仅有乳白色或淡黄色黏液,这些黏液样物在5%~10%的福尔马林中不凝固。

危害性

本病是世界性鱼病,最早发生在加拿大、美国,后来在丹麦、法国、希腊、英国、德国、挪威、意大利、瑞典、日本等国发生流行,本世纪80年代又传入朝鲜、我国台湾省及东北、山西、山东、甘肃等养殖虹鳟地区。

该病主要危害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 (Walbaum)]、河鳟 (Salmotrutta fario Linnaeus)、美洲红点鲑[ Salvelinus fontinalis (Mitchill)]、克氏鳟(Salmo clarki Richardson)、银大麻哈鱼 [Oncorhynchus kisutch(Walbaum)]、大鳞大麻哈鱼 [Oncorhynchus tschawytscha (Walbaum)]、湖红点鲑[Salvelinus namaycush(Walbaum)]、大西洋鲑 (Salmo salar Linnaeus) 等的14~70日龄的鱼苗鱼种,在水温10~12℃时死亡率高达80%~100%,鱼越小死亡率越高。病程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之分,急性型病鱼可在几天内死光,慢性型则每天有死亡,可持续很长时间。15cm长以及更大的鱼虽然带毒但很少生病,它们通过粪便、鱼卵、精液排出病毒,传播给健康鱼。潜伏期的长短和鱼种大小、水温高低等有关,鱼种越大,潜伏期越长; 在病毒病原生长适温范围内,温度越高,潜伏期越短,如水温在12~14℃时,鱼苗和小鱼种感染病毒后5~8d即可发病,同时开始死亡。

病原

病原体为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病毒 (IPNV),是无孢囊的二十面体,颗粒直径55~65nm,含有2个片断的双链RNA。目前已知的IPNV有VR299、Sp、Ab、He株等。江育林等 (1989) 在我国山西发现的IPNV,在血清学交叉中和反应中与抗IPNV-Sp株的抗血清有强烈的交叉反应,显示为IPNV-Sp株。童棠亮等 (1990) 报道了山东省的IPNV-VR299株。IPNV对乙醚及氯仿不敏感; 对甘油也很稳定,能保存在50%甘油中数年; pH值的忍耐范围为4~10; 能耐高温,在60℃的生理盐水 (physiological saline) 中30min才使其失活; 在过滤灭菌的4℃水体,感染力可保持5~6个月以上; 在10℃自来水中,可保持7个月以上,但在未处理水中,14d后就检测不到病毒 (virus); 大部分病毒株能耐-20℃以下低温,冷冻干燥后,保存在4℃,至少4年内不丧失感染力。对酸不敏感,置于pH3中30min的侵染率为100%; 对碱敏感,pH11时侵染率仅0.01%。氯、福尔马林、碘、臭氧和pH值在一定浓度和时间下都具有杀病毒作用。

防治方法

建立健全的进出口检疫制度,不将带毒的鱼卵、鱼苗、鱼种及亲鱼输出或运入。发现病情后要进行彻底的消毒,销毁病鱼,用有效氯200×10-6浓度消毒鱼池; 用2%福尔马林或氢氧化钠水溶液(pH12.2) 消毒10min以上 (在8~10℃时)。将病鱼放在10℃以下的水体中饲养,以控制病情发展。也可以在发病季节将幼鱼放在低温下饲养,避过发病季节。

鱼病的种类、特征和治疗相关技术

中华鳖病毒病
鲤痘疮病
弧菌病
细菌性烂鳃病
水霉病
鳃霉病
车轮虫病
鲢四极虫病
鲢疯狂病
锥体虫病
头槽绦虫病
血居吸虫病
复口吸虫病
鲺病
对虾病毒病
青鱼出血病
竖鳞病
细菌性肠炎病
小瓜虫病
斜管虫病
鲤单极虫病
银鲫碘泡虫病
草鱼饼形碘泡虫病
鳗居线虫病
鲤长棘吻虫病
指环虫病
中华鳋病
鳗鲡出血性开口病
草鱼出血病
打印病
毛管虫病
半眉虫病
肤孢虫病
鳗鲡两极虫病
艾美球虫病
鱼波豆虫病
似棘吻虫病
鲤蠢绦虫病
三代虫病
狭腹鳋病
虹鳟传染性胰脏坏死病
细菌性败血病
赤皮病
杯体虫病
石斑鱼瓣体虫病
尾孢虫病
鳙碘泡虫病
颤动隐鞭虫病
鳃隐鞭虫病
嗜子宫线虫病
侧殖吸虫病
鱼怪病
锚头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