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乌鳢

2023-03-07

乌鳢     O.argusCantor;Snakehead
乌鳢,别名黑鱼、乌鱼、火头、生鱼、孝鱼、黑大头、斑鱼、蛇头鱼、七星鱼、父鱼等。

乌鳢(Ophicephalus argus)属鲈形目、鳢科、乌鳢属,俗称黑鱼、乌鱼、生鱼、财鱼、乌棒、蛇头鱼、黑鱼棒子、斑鱼、草鳢。是一种凶猛的食肉鱼类,据中国民间传说,乌鳢的寿命可达100多年,是淡水鱼中的长寿鱼。
乌鳢是鳢科鱼类中个体大、生长快、经济价值高的淡水名贵经济鱼类。肉质细嫩、骨刺少,味道鲜美,含肉率高,蛋白质含量高,每100g肉含蛋白质 19.8g、脂肪 l.4g;耐受力极强,即便是缺水缺氧,也能存活数小时,出水后不易死亡,死后肌体也不易腐烂变质,便于运输加工;疾病少,易养殖管理等;药用价值高,具有滋补、收肌、活血、加速伤口愈合等多种药用价值,有祛湿利尿、去瘀生新、通气消肿等功效,对急性肾炎、肺炎、咽喉炎等10多种疾病均有疗效,是食疗及滋补佳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经济价值高。

背鳍47—50;臀鳍31—36;胸鳍16—17;腹鳍6;尾鳍13。侧线鳞61—69。椎骨57—58。体延长,前部亚圆筒形,尾部侧扁。头尖长,扁平,较窄,头长为头宽2倍以上。吻短突,眼小,眼间隔宽平。口大。两颌、犁骨、腭骨牙尖锐,具犬牙。鳃孔大。鳃膜与峡部分离。鳃上器迷路状。鳃耙结节状,具细齿。头、体被圆鳞。颅顶“头甲”鳞较小。侧线在体侧下弯,直达尾基。背鳍及臀鳍很长,无棘;背鳍起点在腹鳍前上方。胸鳍宽圆,侧位。腹鳍小,腹位。尾鳍圆形。体黑褐色,腹部浅,体侧有多数不规则斑块,眼后有2条黑带,奇鳍上有多数黑斑点。体中大,为淡水凶猛性鱼类,常栖息水草丛中,以鱼虾等为食,生活力强。生殖期5—7月,怀卵量13678—33964粒,卵大,黄色,浮性,亲鱼有营巢和护幼习性。肉质好,可药用,已有人工养殖。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北至辽宁;国外见于朝鲜。

目录

[显示部分][显示全部]

简介

乌鳢乌鳢

乌鳢,在我国除了西部高原外,其他各地的河川、湖泊、池塘都有分布。其性凶猛,为淡水养殖业的害鱼之一。但由于其具有生长快、分布广泛、生活力强、不易死去等特点,因而深受欢迎,为重要的出口水产品。

目前作为养殖对象的是乌鳢和斑鳢

形态特征

乌鳢体延长,前部圆形,后部侧扁。口大、端位,口腔内的颌骨、鄂骨、犁骨均具细齿。鳃腔上方左右各具一宽大上鳃腔,在上鳃腔内形成鳃上副呼吸器。体被大圆鳞,头部具鳞。背鳍与臀鳍延长,尾鳍圆形。体灰黑色带青黄色,具不规则斑块。

生物学特征

1.1形态特征
乌鳢体长一般为25~40cm。头较长,前部扁平,后部隆起,头上被有小细鳞,颇似蛇头,口大,吻短宽圆钝。下颌向前突出,略长于上颌,上下颌具尖齿。体被中等大的圆鳞。侧线平直,在臀鳍起点上方断开,两个断头相隔2行鳞片。背鳍、臀鳍均很长,可达尾鳍基部。胸鳍长圆形。腹鳍短小。尾鳍圆形。全身青褐色,头较深暗,腹部较淡。体侧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条,头侧有二纵行黑色条纹。背鳍、臀鳍、尾鳍均有黑白相间的花纹。胸鳍、腹鳍浅黄色,胸鳍基都有一黑点。
1.2生活习性
乌鳢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很广,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全国各水系各类水域常年均有分布,属底栖性鱼类,喜栖居在水草丛生的泥底质浅水区,偏爱静水或微流水水域环境。生存适温是1~36℃,适宜生长的水温是13~30℃,最适生长温度是25~28℃。当低于7℃或高于33℃时,会藏身于深水处的稀泥中,不食不动,进入蛰伏状态。乌鳢能在其它鱼类不能生存的环境里生活,尤其对缺氧水体的耐受性强,即使在无水的潮湿处也能存活较长时间,夏天3~5天不致死亡,冬季可生存两个星期之久。
乌鳢属凶猛的肉食性鱼类,贪食,以偷袭式掠食方式捕食。苗种阶段主要以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小鱼、小虾为食;成鱼阶段捕食对象很广,包括鲤、鲫、草鱼、赤眼鳟、麦穗鱼、泥鳅、沙鳅及各种杂鱼虾等。有残食习性,能吞下相当于自身体长2/3以下的同类个体。所以在人工养殖时,必须经常按个体大小分级分池饲养,否则出池率将变低。水温在22~30℃时是乌鳢的摄食高峰期,冬季停食,产卵期间基本不摄食。乌鳢的生长速度较快,一般在长江中下游食物条件较好的湖泊中,1龄鱼体重可达200g左右,2龄鱼可达500g左右,3龄鱼可达800g以上。以2~3龄时生长最快。但在食物条件较差的水域中,生长也较缓慢。
其口腔内具辅助呼吸器,常吞吸空气,能适应缺氧环境。成熟的乌鳢具有很强的跳跃能力,尾重500g以上的成鱼可跃出水面1~1.5m,幼鱼也能跃高0.3~0.5m,人工养殖时应注意防逃。
乌鳢的性成熟年龄一般为2龄,体重在500g以上。怀卵量约为1~2万粒。产卵期4~8月,可视各地的水温条件的差异有所不同,在气温较适宜时(6月中旬)产卵可达高峰,往往一次产空。如在水温较低的地区,也可分批产卵。产卵场一般在水底淤泥较多的水草茂盛处。亲鱼有守巢和护仔鱼习性,乌鳢卵为具有较大油球的浮性卵,在流水或静水中均可浮起。

人工繁殖以及苗种培育

在自然水体中乌鳢的繁殖期为4~8月。在人工养殖中,视不同地区的水温而有不同的催产时间,在长江流域一般为5月中旬至6月中旬。选择的催产亲鱼应是年龄为二冬龄以上,体长30cm左右的成熟亲鱼。目前催产乌鳢主要有鲤脑垂体和促性腺激素。脑垂体每千克雌亲鱼用4个(约8mg),激素每千克体重用800~1200国际单位,一次或两次注射均可,也可将两种催产剂混合使用。
注射催产剂后,在水池内放入1对乌鳢,产卵效果较好。如在产卵池中放入多对亲鱼,则会产生雄鱼为争夺雌鱼而互相咬斗而受伤。如雄鱼被咬伤后则影响其排精,降低卵的受精率。当配对亲鱼放入产卵池后,要立即遮光,以免亲鱼跳跃时碰伤头部。
根据雌鱼的产卵情况决定注射次数。因乌鳢卵是一次成熟分批产出的,若经1~2次注射仍有不产或未产空的亲鱼,可再补注一针,经20小时左右可基本产空,但越往后受精率越低。在一般小规模的生产中,可采用小水泥孵化池,规格为10×5×0.8m。孵化池上搭棚遮荫,避免阳光直射。产卵前24小时用1-2PPM亚甲基蓝或15-20PPM福尔马林全池泼洒一次预防,日常换入的新水应在贮水池中先用25PPM生石灰或含氯消毒剂处理,无药害后才可使用,并将池水培育成嫩绿色为好。产卵后至出膜前再投放两次亚甲基蓝,预防水霉病。水温25℃左右时,约40小时可孵出。
对孵化后的乌鳢鱼苗的培育,是人工繁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孵化后要及时将残存的卵膜取出,以免腐败的卵膜污染水质。鱼苗摄食从孵化后第6天卵黄囊消失时开始,这时投喂人工培育的水蚤为好。

成鱼养殖技术
3.1池塘养殖

3.1.1池塘条件
池塘以500~2000m2为宜,水深为1.5~2m;水源充足,水质清新且无污染,pH值为7~8;池底平坦,底质最好为砂壤粘性土,淤泥厚10cm左右;进、排水口用结实的防逃网固牢,池埂应高于水面60cm,也可用石棉瓦或防逃网拦起,以防止乌鳢跳出池塘。放养前, 用生石灰清塘,7天后注入水。然后在池塘四周浅水区移植水花生、水葫芦等水草,其生长后的覆盖面积不要超过池塘面积的1/5,以供乌鳢藏身,同时也可改善水质。
3.1.2鱼种放养
选择规格为每尾16~18cm、体表光滑、肌肉丰满、无伤病、游动活泼的乌鳢作鱼种,每亩投放4500尾。投放前,用盐度为30%~40%的食盐水浸洗鱼体8~10min消毒。
3.1.3饲料投喂
在传统养殖方式下,饲料以鲜活野杂鱼为主,成本高且极易污染水质。无公害高密度养殖乌鳢可驯化其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人工配合饲料主要由鱼糜和粉状饲料配合加工而成。鱼糜可用低值的小杂鱼、虾制成;粉状饲料可用鱼粉、蚕蛹、黄豆、玉米粉、麦麸及矿物质配合而成。
具体驯化方法为:池内搭建一个用竹子等材料制成的食台,鱼种下池7天内,完全使用鱼糜进行喂养,7天后,逐渐减少鱼糜用量,增加粉状饲料用量,将鱼糜和粉状饲料的比例由7:3逐渐调整至3:7。每天上午8~9时和下午17~18时各投喂1次。采用边吃边投的方式,每次投喂时间为20~30min。投喂前,以拍击声为“信号”,将隐藏在水草下的乌鳢集合到食台周围,这样可提高其摄食量,减少饲料的浪费。日投喂量为乌鳢体重的5%~8%,并视乌鳢的摄食、池塘的水温、水质以及天气等情况予以增减。
3.1.4饲养管理
坚持每天早、晚巡塘,加强水草管理,防止水草蔓延至整个塘口或腐烂而污染水质;注意勤换水,养殖前期与后期,在7~9月时,每隔3~4天换水1次;其他月份,每隔5~7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30cm左右。另外,每隔20~30天用浓度为20ppm的生石灰水全池泼洒1次,以改善水质。当遇恶劣天气、乌鳢浮头等情况时,开增氧机增氧,始终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35cm之间。一般情况下经过30~40天的培育,可达6~8cm的规格,即可进行成鱼养殖[1]。
3.1.5注意事项
同一池塘中规格相差不能大于1/3;饵料必须充足,否则会出现相互残杀现象,影响成活率。
乌鳢在放养时最好同时搭养其他小规格低值野杂鱼种,数量为乌鳢鱼种的0.5~1倍,作为乌鳢的初期饲料,以后视乌鳢的吃食强度投饲,以免因投饵不足相互残杀。
乌鳢耐低氧,氧气情况不良对它没什么影响,清塘时它可以长时间钻入底泥不动,要注意清除底泥中的乌鳢。

3.2网箱养殖

3.2.1网箱条件
网箱由箱体、框架、浮子等3部分构成。箱体是网箱养鱼的主体,由聚乙烯网片编织而成。框架起支撑箱体的作用,常用毛竹或方块木、木条做框架,用塑料泡沫作浮子,连结于框架四角。常用砖块作为沉子,大小可灵活掌握,结于网箱下纲四角。网箱通过纲绳和锚(或沉石)固定在水面上。网箱网目的大小根据鱼种规格而定,一般1.0~1.5cm,网箱面积25~40m2,网高为3~3.5m,一般网衣高出水面0.5m左右,宜采用封闭浮动式投饵网箱。为了防止乌鳢跳跃逃跑,网箱上边用网盖封闭,网盖上有1个50cm×60cm的活口,平时封闭,投饵时解开活口。网箱底离水底要有一定高度,一般不低于1m。网箱的设置多种多样,一般是间隔设置,在水面上呈“一”或“品”字形排列,箱距2m以上,每列间距20m以上,以保证水流畅通,溶氧充足。
新网箱要在水中浸泡7天以上,让网箱长些青苔,使网箱光滑,以免擦伤鱼体。
3.2.2鱼种的放养
鱼种体长8~10cm或20~30尾/kg,放养密度为45~60尾/m2。经过5~8个月精心饲养,个体重可达0.5kg以上[2]。
鱼种从池塘放入网箱前,要拉网锻炼3次,并暂养1~2天,以适应密集环境,提高成活率。同一箱体中的乌鳢鱼种规格要求基本一致,并一次放足,以免出现乌鳢自残现象,影响产量。在鱼种入箱前,用3%~5%的食盐水浸洗10分钟左右,杀死鱼体上的病虫害。
3.2.3饲养管理
每周1次,把网箱仔细检查1遍,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乌鳢生长速度较快,放养一段时间后,易出现规格大小不一的情况,造成自残自伤。养殖过程中,应及时将不同规格鱼种分养,一般在1~2个月后需分养2~3次,每次分箱动作要快,以免鱼体受到感染。
网箱下水后很快就会被水绵、双星藻等丝状绿藻及其他藻类着生而堵塞,影响水体的交换,从而影响鱼类生长。水质肥沃的水域3天就要清洗一次或更换网箱。高温季节可在网箱四周用漂白粉和生石灰挂袋。

病害防治

  以防为主,严把饲料关,确保饲料新鲜、干净,食台每隔7天用10g/m3的生石灰消毒1次。腐皮病和细菌性烂鳃病是乌鳢高密度养殖易发生的病害,每月可用1mg/L的漂白粉或每升0.3mg的“强氯精”全池泼洒1次;发病时每100kg的乌鳢用呋喃唑酮3~4g拌饵投喂,一个疗程为3~5天[3]。
乌鳢对病害的抵抗能力很强,只要养殖过程中不断提高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全面预防,积极治疗”,就能够减少疾病的发生。

市场前景

  我国曾盛产乌鳢,近30年来由于人为过度捕捞、农药的毒害和环境污染等因素,使乌鳢的天然资源大幅度减少,市场供不应求,乌鳢成了水产类中的稀有品种。由于数量有限,售价始终维持在每公斤20~40元以上。近几年,为顺应国内外贸易市场的需要,许多地区开展了人工养殖乌鳢的科研与养殖实践,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尤其是正在进行的苗种繁育技术与人工配合专用饲料的研究,为乌鳢养殖业走向商品化、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高密度精养、集约化养殖在浙江省的北部推广得比较早,比较普遍。萧山市从1988年开始至今已有十几年的养殖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养殖效果,突破了每667m2产5000kg大关。近几年,山东、湖北、江苏、江西等省不仅池塘养殖,还采取网箱养殖,效果特别好。目前在四川、湖北、湖南、广东、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已陆续出现了一批乌鳢养殖专业村、镇。
乌鳢具有生长速度快,当年的早苗可以养成商品鱼,符合“头年鱼种、二年成鱼”的生产要求;产量高、效益高,每亩池塘水深1.5m,可放养鱼种8000~9000尾,产量可达4000~5000kg,甚至达到6000kg,利润在3~5万元[4]左右;疾病少;成活率高;成鱼运输简单,便于远距离销售和加工。
乌鳢适合于一家一户养殖,是一个投入小,见效快,效益高的致富项目。也可以进行规模化、工厂化养殖,是有高回报率的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乌鳢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人工养殖技术日渐成熟,使乌鳢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成为可能。再加上其医疗保健作用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乌鳢的养殖前景非常乐观。

参考文献

  [1] 李顺,郭玉,张金昌,等.乌鳢池塘养殖技术要点.渔业致富指南.2006(15):37~38
[2] 张言彬,范立新,邓夫军.乌鳢的网箱养殖[J].安徽农学通报.2005,11(7):103~104
[3] 明晶.乌鳢养殖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J].科学养鱼.2006(10):76
[4] 师玉环.乌鳢的养殖前景[J].农业科技通讯.2003(10):10~11

相关词条

乌鳢的做法

斑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