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河蟹的捕捞

最近更新:2023-01-31

蟹簖 蟹簖是拦阻式栅箔类渔具,一般由几十条帘箔及数十个“蟹塘”组成一个簖。在有水流的河港、湖汊,选择场所,按事先计划的阵式设簖,横拦蟹路。簖的下端插入水底泥中,上端超出水面,整条簖呈有规则的弯曲。汛期在9~11月,旺汛在10月份。蟹簖是捕蟹作业的高效工具,尤适于浅水湖泊进行大规模连片作业。将毛竹劈成长1~1.5米、宽0.5厘米、厚0.3厘米左右的箔丝,用细棕绳编压成箔,或选择与之相当的小芦秆用细麻绳编结而成。每条箔长2.5米。用这两种帘箔去建造蟹簖。蟹篓:俗称“望天星”,呈鼓形。位于簖箔的顶端。其底部有一河蟹的进口及漏斗形的倒须,上部有盖,中央为河蟹汇集处。选择水草较多的软泥浅滩或离湖、河交汇地点200~300米的湖区下簖。必须判明作业区的水流方向,而后按设计阵式连片下簖。构成竹箔的各帘箔间应相互联结,同簖的各行箔应在同一直线上或相互平行。“蟹塘”中各蟹门宽度为10厘米。为使河蟹进入“蟹塘”后,不易由蟹门返出,凡进入蟹门的帘箔应伸进10厘米左右。各“蟹塘”上部四角各放置蟹篓一只,其余部分均用帘箔、杂草、烂泥等严密堵住。一般早晚各倒蟹1次。倒蟹时只需将蟹篓取下,掀开篓盖,倒出河蟹,而后重新放回。灯诱:晚上在帘箔上方挂风灯1~2盏,河蟹在顺流下迁入海时,被蟹簖拦截受阻,沿簖而上,爬出水面,奔亮而来。听到攀爬声或见到河蟹,即轻快地划船向前,用小捞海抄取。

丝网 丝网是单层刺网类渔具,俗称绞丝网。呈条状,作业时将网拦河布放,直立成垣墙状,着底,截断河蟹通路,使蟹被缠络于网衣内,以达到捕获之目的。每船2人,可配备2~3条丝网。汛期自10月上旬至11月。网具结构、编织和装配与一般捕鱼的丝网完全相同,网目大小为6.5~8厘米均可。目前绝大部分地区均采用捕鱼的引丝网,修补后继续用于捕蟹作业。选择有一定水流、水深2~4米的河道狭小地段放网。一般于下午3~4时开始放网,每隔1~2小时,收网捕蟹一次。清晨起网结束作业。在摘取上网的河蟹时,要细心,防止搞坏网衣。

牵网 牵网是拦河式地拉网渔具,呈条状。作业时,网的一端固定在岸边,然后拦河布放,再将网围牵拉上岸,使受阻的蟹进入网兜而捕获。网衣用3×3维尼纶线编织,起编400目,无增减目,纵编50目,目大6厘米。网呈长方形。再用纲索、浮子、沉子(熟铁制,呈“几”形,俗称蟹铁)等装配而成。每船4人,分上、下半夜两班轮流作业。选择河底平坦(需清除底部杂物)、有一定水流(最好在河流汇合处的下游)、河床底质较硬的河道地段,打上岸桩,即可放网。傍晚开始作业。先固定岸边桩绳,下网时,船向对岸划去,使网口对水流,网衣沉入水底,至对岸时,一道拦截河道的“网墙”筑成。在水中爬行的河蟹在此受阻,隔10~20分钟,小船作半圆形向回划去,岸上的人开始收网,当最后一段网拉上岸后,网兜内的蟹即被捕获。然后整理网具,重新下网。为了提高捕捞效率,谨防因收网而越逃河蟹,渔民群众又常常在离作业区下游300~400米处,增放第二道网,隔40~50分钟,起网一次。

拖网 蟹拖网属无翼单囊拖网类渔具。网如长形口袋,网口的上缘用绳系在一根竹竿上,网口里悬挂一张盖网,网口下缘用小铁块作沉子。这样网在水底拖曳时,由于沉子的作用,网的腹面紧贴在水底,将河蟹拖入网内,入网后,一部分河蟹沿背网向前爬进,遇盖网所阻,折而进入倒网内;另一部分则留在网兜内,定时将网拉上,即可获取河蟹。

在河蟹洄游的浅海及产卵场,一年可分秋冬汛和春汛两个捕捞季节。渔场以泥或泥沙的底质为好。凡无沉船、礁石、流沙的宽阔水域均适宜拖网作业。在江河、湖泊,则以河蟹入海生殖洄游为汛期,作业地点宜选择江河的急流漕及湖、河、港汊的交汇处比较平坦、杂草较少的地方。拖网作业,在浅海,一般7~8吨渔船可拖14~16顶网;在长江中,5~8吨渔船可拖8~12顶网;在湖泊中,靠风帆曳行,13吨木帆船可拖12~16顶网;人力摇的小船,可拖1~2顶网。放网时,使船横向受流,从船首、船尾先后交替下网。下网后,在水中曳行1~2小时,即可起网,其顺序刚好和下网时相反。网上船后,先取出网兜内的蟹,再抖出两边三角网中的蟹,并清除杂物、检查网具,以备再次下网。人力船则每15~20分钟收网1次,收网时船停止前进。

拦网 拦网是拦河式的敷网类渔具。作业时将长条网纵向腰折,拦河敷设,河蟹即被阻入网兜。排网捕捉汛期在9月中旬至10月底,10月上旬为旺季。作业时,每船2人,配备5~6条网,布成“之”字形。每隔1~2小时,排网取蟹一次,必须轻轻提拉,见蟹后迅速将上、下纲合并提起,收取河蟹。

蟹罾 蟹罾是小型敷网类渔具,是一种专门为捕蟹而设计制作的小型罾网。作业时,在网衣中间系上诱饵,诱蟹进网取食,提网捕获。每船2人,可配备40~50个罾网进行巡回操作。汛期自8月中旬到11月中旬,旺汛在河蟹旺食的10月份。网衣方形,目大5厘米,边长40~60厘米。用3×2维尼纶线编结,也可用废旧网片栽剪而成。罾纲:用6×3维尼纶线(或细麻绳)一条,贯穿于网片四周网目内作罾纲。

罾架由2根十字交错的80~120厘米的弯竹或毛竹片制作。四端各悬撑网衣四角,并与罾纲连结。罾架交叉处用一细绳扎紧,细绳另一端依据水深留出2~5米,末端系浮标一个。浮标:用小竹筒或泡沫塑料块等制作。取50克左右的小砖石4块,缚于罾架四端。诱饵用小杂鱼、河蚌肉、泥鳅或河鳗肉、以及煮熟的高粱穗等,系于网衣中间。选择水流比较缓慢的江河、湖泊等水域放网。一般晚上作业,用瓦斯灯照明,每隔10~15米将罾网逐个沉入水底,使浮标露出水面。每隔15~20分钟起网1次。将网轻快提出水面,见蟹就捉,然后再重新沉入水底。这样往返巡回进行。

此外,一种以捕鱼为主的大罾网,又叫拦河罾,在蟹汛期间也可兼捕河蟹。适合于底质平坦,具有涨落潮的水系中作业。网置于水中后,定时起网1次,当河蟹和其他渔获物聚集时,就用小抄网抄取。

撒网 撒网又名打网、旋网,是旋撒式掩网类渔具。遍布于长江流域各省渔区。作业时,先在作业区撒放煮熟的麦粒作诱饵,诱蟹聚集取食,将网旋撒而下,沉入水底,罩住河蟹而捕获之。汛期与蟹罾同。渔具结构与装配和捕鱼的撒网相同。目前均采用捕鱼撒网兼捕河蟹。网目选择3~5厘米大小为好。网具由网衣、网索、沉子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网呈圆锥形,顶端结附一条手纲。渔船一只,一人划船,一人立于船首撒网。撒网时,先将身网下部网衣依次折叠,放在左手里,并将囊网折叠在右手里,对准下网地点,人体转向60~180°,将网口尽量撒开,待网全部沉底,罩住河蟹。再用竹篙在下网四周击水,使掩盖于底泥中的河蟹也爬入网内。隔2~3分钟,再轻轻拉紧手纲,依次收起网衣。将网提出水面放在船头甲板上,取出河蟹。整理网衣,更换放网位置。如第一网捕起的河蟹较多,也可再撒一些饵料引诱,再捕第二网。在作业区,每隔80~100米可撒成范围1~1.5米的饵场13~18个。一般撒饵后,1~1.5小时,即可逐一对各饵场巡回撒网。

蟹钓 蟹钓是饵延绳钓类渔具。河蟹食饵时,两只大螯紧夹钓钩,当提收钓钩出水面时而被捕获。单船一人作业,可备配300~500只钓钩。汛期同蟹罾。蟹钓为20~22号小钓钩,用3×2维尼纶线作支线,一端扎住钓钩,另一端吊在干线上。相邻两钓间相距30~40厘米。干线:3×3维尼纶线,干线长视作业区水面及下钓多寡而定。诱饵:腌制的河鳗或其它韧性较好的动物肉切成小块,穿牢或用细铁丝扎牢在钓子上。捞海:边长30~40厘米的三角捞网,捞柄长2米左右。选择沿岸、湖滩或水草丛周围放钓。一般在晚上作业,下钓后每隔半小时左右,沿干线逐个提取钓子。提取时轻轻抖动支线,使正在螯食的河蟹仍然用大螯夹住蟹钓,刚要出水时可用捞海抄取。用这种渔法捕蟹,动作要轻快,防止河蟹松开诱饵逃逸。

与蟹钓异曲同工的另一种渔具是解卡。系用铁丝做成长径5厘米的卡具,卡上煮熟的玉米粒作诱饵,同样以延绳钓的方式作业,亦可捕捉河蟹。

蟹索 蟹索又名烟火索,系用稻草制成。制作时先将湿稻草绞成3厘米粗的草绳,然后再将3股草绳合绞成一根粗草绳。长短视河面宽度而定。将绳索自下而上盘成圆筒形,下用乱稻草烟熏3~5小时即可。使用时,绳索一端固定在河岸边上,再向水流上方斜向沉入水中并拉直,固定在河中心柱上后,斜向水流下方至对岸固定。再用竹箔沿绳索下水一端插成“人”形小簖,或按蟹簖要求设置“蟹塘”。河蟹在爬行中遇到拦河沉放的绳索,闻到烟熏味,则不再翻越而是沿绳向下水流方向继续爬行,最后进入小簖或“蟹塘”。此时只需在小簖内用板罾不断捕捉或从蟹篓倒蟹。蟹索一般3天重新烟熏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