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海南沼虾人工育苗

2023-03-08

海南沼虾隶属于长臂虾科,沼虾属,系咸淡水洄游性虾类,广泛地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的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诸省。海南沼虾雌雄异体,一般第二年达性成熟。每年5月初,水温20℃以上,性成熟的雌体即进行生殖蜕壳,蜕壳后马上与雄性交配,然后产卵,产出的卵粘连成葡萄状粘附于雌体的腹足上进行抱卵孵化。孵出的幼体为浮游习性,随水流漂游到河口咸淡水区域,在盐度7~22‰,水温26~32℃,pH值6.7~7.5的条件下,经22~28天,蜕皮11次完成变态,变态后的幼虾为底栖爬行习性,溯河而上进入淡水中生活。海南沼虾一年可产卵3~4次。

亲虾选择与培养 海南沼虾的性成熟个体,其雌雄的形态区别明显,同龄亲虾,雄性往往比雌性大;雄性第二小足发达,其长度是体长的1~2倍,而雌性第二步足短小,一般不长于体长,雄性生殖孔位于第五步足基部内侧,而雌性则位于第三步足基部内侧,雄性第二腹足内附肢的内侧,具有一细长棒状带刺的结构,位于内肢的背侧,称雄性附肢,是交配的辅助器官,而雌性则无此结构。每年3月下旬,水温上升到15℃以上时,虾的活动能力加强,开始分散觅食,这时即可进行亲虾的选育工作。因亲虾是人工育苗的物质基础,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受精卵的优劣与怀卵量的多少。所以务必精心挑选,要求体格健壮,附肢完整,性情活泼,成熟度良好,体长雌性5.5厘米以上,雄性8厘米以上。选出的亲虾用0.8ppm硫酸铜溶液或25ppm土霉素溶液药浴5~10分钟,然后以40尾/米2的放养密度,3∶1的雌雄比例,放养到经生石灰消毒过的水泥池中,水深0.7~1.0米。饲料要求含蛋白30%以上,并加投部分新鲜的动物性食性。经常冲气增氧,保证水中溶氧4毫克/升以上,经常换水排污,保持水质清新。若要早繁,可在前一年的11月选种,培养水温保持20℃以上。

抱卵虾饲养 腹部携卵的雌虾称抱卵虾,其饲养过程也就是卵子的孵化过程,待亲虾池中出现抱卵虾后即取出,按50~80尾/平方米的放养密度分养到经生石灰消毒的小水泥池中。所用的饲料与亲虾饲料相同,务须投足,不使抱卵虾因为饥饿而强烈活动觅食,造成卵子脱落,甚至自相残杀。饲养用水须用筛绢过滤,以除去水中脏物和浮游动物等。由于抱卵虾密度高,摄食量大,排泄物多,因此池水易恶化,应注意排污换水,确保水质清新,换水量不能超过1/3,以保证换水前后水质与水温的基本恒定,水温以26~30℃为好。经常冲气,保持水体溶氧5毫克/升以上。

幼体培育 当抱卵虾所携卵子绝大部分透明,卵黄集中于一小块,胚胎复眼为椭圆形时,预示幼体即将出膜,应做好培育前的一切准备工作。育苗容器是幼体培育成幼虾的场所,小水体育苗可选用水族箱,陶瓷缸等,若用水泥池,面积可视育苗规模而定,一般取1.0~2.0平方米,使用前须以生石灰或漂白粉溶液洗刷,也可用高猛酸钾溶液消毒。幼体出膜后,即以幼体的趋光性诱集捕捞,或用大片筛绢布制成与池子一般宽的捞网进行捕捞。培育用水可用天然海水或浓缩海水经淡水稀释后使用,也可配制人工海水。培育过程中,要求保持盐度12‰左右,pH值7.0~7.2,温度28.5±0.5℃且要保持盐度pH值和温度的相对稳定性。幼体要求水中溶氧达每毫升6毫克以上,培育时要不停地冲气,这不但保证了水体中充足的溶氧,而且使幼体及饵料不致沉于底部。幼体的放养密度一般为每立方米10~20万尾,刚孵出的幼体以自身卵黄为营养,经第一次蜕皮后即开始摄食,一般第2~3天开始投喂饵料。前期饵料用丰年虫无节幼体,每天投2~3次,投放密度为每毫升6~10只。幼体经第七次蜕皮后开始加投熟鱼肉或蒸蛋碎块。鱼肉、蒸蛋的加工方法是:将鱼内脏清除,煮熟,然后去掉鱼皮,鱼头,取肉弄碎,漂洗干净即可;将蛋打匀,蒸熟后弄碎,漂洗干净。投喂时要求慢、少量多次,否则易下沉,不但浪费,而且水质极易恶化。日常管理中,要做好巡查工作,注意观察幼体的活动变态情况,饵料的丰欠,水质的好坏等,发现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幼体培育进入第三天后,每天吸污换水1次,换水量不超过原水量的1/3。换出的水经沉淀过滤后,加适量食盐作丰年虫孵化用水。当幼体变态成幼虾后即及时淡化,淡化前停止冲气,取两根塑料管,一根注入淡水,另一根排出海水,用荚子控制水的流量,为防止幼虾被吸出,可在排海水的塑料管一端包上筛绢,内放一小石块,以便管头沉到水底,淡化过程4~8小时。此时的幼虾体长8.1毫米左右,可以直接投放养殖,但成活率比较低,最好先进行10~15天的强化培育,等幼虾体长达1.2厘米以上时投放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