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中国对虾育苗期间丝状细菌病防治

最近更新:2023-02-01

症状和危害 病原体为白色丝状细菌,又称发状白丝菌、类白丝菌。该病在中国对虾各期幼体和亲虾均有发生。中国对虾以蚤状幼体、糠虾幼体、仔虾和亲虾鳃丝上为常见。丝状细菌附于对虾幼体体表,以眼球,头胸部、腹部甲壳、头胸部附肢为多,腹部活动的附肢较少。亲虾鳃丝上的丝状菌,丝粗长,色发黄,但透明,不规则分布于鳃丝之间,同时粘附着碎屑。鳃丝上的丝状细菌似有一附着“基点”,菌丝体纵生于“基点”上。但无“根基”侵入鳃弓组织内。老生的菌丝色黄,分隔明显,并有黑色素分布。丝状细菌病,发病很快、死亡率高,发病率在50~60%,高的达90%以上。发病快,严重时从发现病症后2~10小时内,虾苗全部死亡。死亡率可达100%。

患病幼体活力明显下降,漂浮水中,随水流结团下沉,幼体拒食,消化道内食物很少,体色渐变土黄色,脱皮困难,有的皮不能完全脱去而连挂在幼体身上,不久死亡。镜检病苗,有的眼球表面菌丝密生,眼球发白、溃烂。大量菌丝附于头胸甲背部的病苗,有的心脏部位内部组织溃烂,组织混浊不清晰,有的幼体附肢,头胸甲额尖烂断,大多病苗心脏和肠道收缩无力。病苗还往往并发有其他疾病,如弧菌病,幼体体内有大量细菌侵入,附肢刚毛上附有异物和月形状的弧菌。镰刀菌病和纤毛虫病等。

丝状细菌病常发病于溞状幼体后期幼体、糠虾和仔虾幼体,溞状幼体前期很少发现,虾卵和无节幼体未发现该病。检查死亡的卵和无节幼体,也大多为弧菌、霉菌和纤毛虫侵害所致。丝状细菌病的病原是由水源污染和越冬亲虾病虾传入引起。育苗生产过程中,大潮汛时候因河道纳潮量大,水质比较新鲜,虾苗发病率低,病情发展缓慢、在小潮汛时,苗病暴发。

防治方法 杜绝病源传入,结合药物治疗的综合防治方法较为有效。育苗用水进行严格的消毒杀菌处理。育苗用水用10ppm漂白粉消毒。连续充气24~48小时,后加硫代硫酸钠中和,澄清后使用。藻类培养、丰年虫孵化用水也要进行消毒处理。经漂白粉消毒的水,虾卵孵化率低,一般不宜用作孵化。应采用亲虾专池产卵、集卵孵化的办法。不宜用亲虾直接产卵入池孵化,以免从亲虾中传入病原菌。最好采用专门的虾卵孵化桶。虾卵孵化用水仍使用自然海水,以防带菌,在无节幼体完全孵出后,应及时转池,无节幼体和溞状幼体培养时间长,换水量少,投喂植物性或者代用饵料,水中有机物过多,细菌易繁殖,要及时换水和转池。幼体转池,以在无节幼体Ⅳ~Ⅵ期最好,该期幼体依靠卵黄营养,活力好,适应能力强,糠虾幼体和仔虾完全转为动物性营养,转池成活率也高,而溞状幼体一般不宜转池,因该期幼体早期是被动进食,后期食性转化,体质较弱,转池损失大,成活率低。急需转池的,也应选择在溞状幼体Ⅱ期更妥些。换池以夜间先诱虹吸或用微型水泵抽吸为宜,利用幼体的趋光性,停气后,夜间灯光诱引,把幼体吸到就近的虾苗池中,一般虹吸集苗率70~80%。再结合网捕和出苗收集,集苗率更高。网捕方法采用40目筛绢捞海网,在充气时,捞取幼体,立即放置于苗池中,成活率也较好。但转池须注意两个池子的水质条件、饵料密度尽可能一致。水温一般掌握在无节幼体转池温差不大于0.5℃时;注意幼体的脱皮情况,不宜在幼体大量脱皮时进行转池,影响脱皮成活率。或者采用抗菌性药物,增强虾苗抗菌能力,以抵抗细菌的侵害,是有效的方法。对未发病的幼体,用土霉素1~2ppm进行经常性定时投施。氯霉素1ppm,用药以5天为1疗程。氯霉素毒性较强,过量使用对幼体消化吸收有影响,溞状幼体使用氯霉素要慎重,一般不宜使用为好。对发病的苗池,立即用高锰酸钾1.5ppm,药浴1~2小时,用5ppm孔雀石绿药浴,同时投施2ppm土霉素,然后用网捕方法转池,转池后及时投施土霉素2ppm,保持4小时,或用1ppm氯霉素。提高藻类密度,改善苗池水环境。溞状幼体藻类密度保持在每立方米20~25万尾,糠虾幼体每立方米15~20万,仔虾每立方米5~10万,可采用光合细菌,一方面作为幼体饵料,同时也可抑制其他细菌的繁殖。达到防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