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苏氏园腹芒人工繁殖

2023-03-07

亲鱼培育 选择苏氏园腹芒2~3龄、体重在4~5千克以上的个体集中于一个池塘内蓄养。放养密度每亩200千克。培育期间可完全采用人工配合颗粒饲料。日喂2次,上午、下午各1次。日用饲料量为体重的10%左右,饲料要高营,养蛋白质含量在35%以上。产卵前的亲鱼最好雌雄分池培育。饲料的日用量亦不要过高,2~3%即可。待产卵前3~4个月左右,饲料内要加入1%的复方维生素添加剂,并每周冲水刺激1~2次。苏氏园腹芒亲鱼培育亦可在浮动网箱内进行。网箱的规格3米×5米×1.5米。放置时,让其沉入水中1.2米。上面露出30厘米。放养密度每0.1~1立方米水体1尾。网箱设置水域要有流水条件,以保证水体的交换、溶氧的供应及性腺发育所必须的流水刺激。饲料的投喂等饲养管理工作与池塘培育亲鱼的做法相同。

催产 供催产的苏氏园腹芒亲鱼要生殖腺丰满,成熟良好。其鉴别标准为:雄鱼腹部较硬,但轻压腹部有精液流出时,表明精巢已完全成熟;雌鱼成熟的特征是,腹部膨大,肛门粉红色,用手轻压腹部有卵粒流出。成熟的卵是松散的,呈淡黄色。催产时间最好选择在4~5月的份的睛天上午进行,并避免阳光直射。催产剂为苏氏园腹芒、其他圆腹芒或蟾胡子鲶的脑垂体。注射分为2次进行。总用量按鱼体重计算。平均每千克雌鱼注射同等重量鱼的脑垂体1个。第一次注射1/4,12小时后注射3/4。雄鱼在雌鱼第二次注射时只注射雌鱼的1/4即可。注射脑垂体的同时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会更有助于亲鱼的产卵。因此可于第一次注射时加注100~150国际单位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第二次再加注300~700国际单位。

排卵与授精 在水温28~32℃条件下,第二次注射后8~12小时,雌鱼即可产卵。卵呈圆球状,浅黄色,有粘性,卵径约1.86毫米。待亲鱼临近产卵时,可将亲鱼捞出,用毛巾擦干鱼体,轻轻把鱼卵挤入干净的瓷盆内,随后将雄鱼的精子亦挤入其中,采用干法使其人工授精。为提高授精率,可一边挤精液,一边加水,一边用羽毛搅动,以利精、卵的充分结合。通常100万粒卵子只需1毫升的精液。充分搅动后,静待1~2分钟,将其散在用棕皮、水生植物或水草根做成的鱼巢上。密度为10平方米1升卵。

鱼巢附卵后,放入孵化网箱内,入水10厘米深孵化。孵化网箱规格0.9米×2米×0.5米,网衣用细布帆布。为使苏氏园腹芒鱼卵得到充足的氧气孵化,可用微流水孵化。水流量3~5升/分。

苗种培育 在28~32℃条件下,24~26小时后,绝大部分授精卵可孵出仔鱼。刚出膜的仔鱼全长2.92毫米,活动能力较差,不集群。待鱼苗基本全部破膜后,将鱼巢移到空网箱内继续孵化,鱼苗留在原箱内培育。刚孵出的仔鱼不摄食,依靠卵黄营养。10~12小时,待卵黄囊消失后,便开口摄食。苏氏圆腹鱼芒有自相残食的习性,出膜3~4天后便相互吞食,因此,应及时投喂鲜活饵料,刚摄食时投喂轮虫、水蚤等浮游动物。为降低相互残食现象,可适量降低放养密度,一般每立方水体3000~4000尾即可。开口摄食初期,每天投食数次,5天后,可用煮熟的饲料,亦可将其移到池塘内培育。

池塘培育应事先做好清塘及肥水工作,保证下塘的鱼苗有充足的饵料和良好的环境。10日龄后,可改用绞碎的鱼肉为食。大约2周时间,仔鱼可长成为2厘米左右的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