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金鱼疾病防治

最近更新:2023-02-01

目录

传染性鱼病

凡是由植物性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引起的鱼病,称为传染性鱼病。

出血病

可能是疱疹病毒侵袭引起。病鱼的眼眶四周、鳃盖、口腔和鳍条的基部充血,如剥开皮肤,肌肉呈点状出血。可用1ppm的红霉素全池泼洒有一定疗效;尽量稀养和投喂水蚤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细菌性烂鳃病

由粘球菌侵袭引起。病鱼鳃丝溃烂,并附有较多的白色粘液,严重时鳃丝被腐蚀成一个个圆形小洞,直接影响鱼的呼吸活动,以至窒息死亡。用2%的食盐水浸洗10分钟;1ppm的漂白粉全池泼洒。

肤霉病

鱼受伤后霉菌寄生引起。病鱼体表、鳍部着生大量灰白色棉絮状菌丝,菌丝体着生处的组织坏死、溃烂,病鱼迅速消瘦,衰竭死亡。用3~4‰的食盐水浸洗5分钟或“水霉灵”药液浸洗2~3小时;0.4‰的食盐与0.4‰的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注意避免鱼体损伤。

烂鳍病

由细菌侵袭引起。鱼鳍破损变色无光泽,烂处有异物,或透明鳍叶发白,严重时鱼鳍破损不全。3~4%的食盐水浸洗10分钟或冰醋酸的稀释液(每千克水和1毫升冰醋酸)浸洗1~2分钟有疗效。

白头白嘴病

由粘细菌侵袭引起。病鱼的额部嘴圈色泽变淡转为灰白色,严重时额及嘴受感染发生溃疡。用2%的食盐水浸洗10~15分钟;1ppm的漂白粉全池泼洒。

松鳞病

由水型点状极毛杆菌侵袭引起。病鱼鳞片开张似松果,鳞片基部水肿充血,严重时鳍基充满半透明或含血的渗出液。后期腹腔积水,鱼腹膨大,失去平衡,不久死去。可用2%的食盐水浸洗10~15分钟,每日1次,直至痊愈;2ppm的呋喃西林全池泼洒。

寄生性鱼病

凡是由动物性病原体(包括原虫、单殖吸虫、复殖吸虫等)引起的鱼病,称为寄生性鱼病。

寄生虫性烂鳃病

由指环虫或车轮虫寄生引起。病鱼鳃部明显水肿,鳃盖张开,鳃丝失血,精神呆滞。严重时停止摄食,最后因呼吸受阻而窒息。可用2%的食盐水浸洗10~15分钟;0.7ppm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制剂(比例为5:2)全池泼洒。皮肤病由鲤锚头鳋或鱼鲺或三代虫寄生引起。病鱼急躁不安,虫体寄生的部位红肿溢血(鲤锚头鳋);极度不安,或跃出水面,或急剧狂游(鱼鲺);体表出现线状无规则白圈,精神呆滞,经常漂浮于水面(三代虫)。可用2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2小时: ~2ppm的敌百虫粉剂(2.5%)全池泼洒;鱼池用生石灰彻底消毒。

白点病

由纤毛虫纲的多子小瓜虫寄生引起。病鱼体表、鳍条和鳃部出现许多白色的点状囊泡,严重时布满全身,如同覆盖一层白色薄膜。根据小瓜虫对温度的敏感性,设法把水温提高至28~30℃,待虫体死亡后更换新水;0.1~0.2ppm的硫酸亚汞全池泼洒;生石灰彻底清池消毒。

非寄生性鱼病

凡是因水质理化环境或其他生物引起的鱼病,称为非寄生性鱼病。

烫尾病

高温和闷热等自然因素所致,夏季的常见病。病鱼鳍条出现斑斑点点形似米粒的气泡,鱼头朝下,尾鳍漂浮于水面。要加深水层,防止温度骤升;鱼池搭遮荫凉棚或种植睡莲或大叶浮萍。

鳔病

饲养管理不当或水温不适所致。病鱼侧卧水底,极少游动。此病无药可治,只能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来预防。

浮头病

水中低氧或缺氧所致。病鱼将口伸出水面吞吐空气。应尽量稀养,严格控制放养密度;保证水质清新,溶解氧充足,天气闷热突变时,停止投饵。

感冒

水温骤变所致。病鱼精神呆滞,离群独卧池底,严重时漂浮于水面。应降低水位,增加光照;设法提高水温;防止金鱼受冻。

萎瘪病

饵料不足,营养不良所致。病鱼鱼体消瘦干瘪,头大身小,体色灰暗,游动缓慢无力。要投足饵料,加强营养;大、小鱼分池饲养;放养密度,宁疏勿密。

肠炎病

投饵过多,鱼吃得过饱或吃食霉败变质饵料而引起。病鱼肛门拖着一条黄色或白色粪便,不掉不散。严重时肛门发炎,轻压腹部有黄水或血水渗出。针对病因进行防治,或应减少投饵量;或改投新鲜可口的饵料,并用氯霉素(制成药饵)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