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鲤鱼痘疮病

最近更新:2023-01-31

病原体 一种球形病毒,直径约为70~22微米,通常成群相处存在于痘疮中。在水温为5~20℃时,病毒均可生长,最适温度为8~11℃。对热和酸较敏感。

症状和病变 病鱼的皮肤表面有很多石腊状的“增生物”。发病早期,病鱼体表出现乳白色的小斑点履盖一层很薄的白色粘液。逐步扩大和增多,蔓延到全身。病变部位表皮变厚,形成“增生物”,色泽由乳白色逐渐变为淡红—灰白色,有时有极细的红色条纹。在水面上观察,很象“水霉”。将鱼捞出后,可见这些“增生物”可高出体表1~5毫米,手感很光滑。后变粗糙,质地亦由柔软变为软骨样。这种“增生物”是致密的结缔组织,内有微血管,其成份主要是胶原纤维。这种“增生物”长到一定大小后,会自行脱落,并在原位置重新出现“增生物”。这种“增生物”数量不多时,对较大的鱼无多大影响。一旦数量增多,就会影响鱼的正常发育,使鱼的脊椎骨的生长受到损害,甚至骨骼软化,病鱼游动迟缓,鱼体消瘦,直至死亡。

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鲤鱼,从鱼种至成鱼都可感染。尤其是对鱼种危害极大,死亡率可达50%以上。高密度养鲤(如:网箱、流水)极易感染此病。

流行情况 痘疮病的病因一是放养密度过大,二是营养不良,造成鱼体粘液增加增厚所致。

流行季节为每年的冬季,五月份以后,此病很少发生。

防治方法 鲤鱼痘疮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很难治愈。应采取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

预防 选择身体健康,无疾病的鱼种。对鱼种进行严格的消毒。对对鱼种进行强化投喂,以增强鱼种自身的抵抗力。

治疗 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将病鱼池换水。或将病鱼放入含氧量较高的水中。将静水改为流水。每天冲水2~3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将水温提高,以上措施,可使体表增生物自行脱落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此外,还可采取药物治疗的方法,即每尾鱼用左旋氯霉素以25毫克肌肉注射和0.125PPm的水溶液浸洗。还可采用氯霉素拌饵的方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