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万亩池塘养鱼机械化增产技术

最近更新:2023-02-28

适用机械化技术的选择

池塘养鱼机械化作业项目包括饲料采集、饲料加工、运输、挖塘、筑堤、清淤泥、排灌、施肥、投饵、增氧、水质检测、起鱼、捕鱼等20多个,根据技术先进适用、大面积生产可行、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显著的原则,重点选择推广五项适用机械化技术和“三机”(即增氧机、饲料加工机、清淤机)。①排灌机械化技术。机电排灌机械是池塘养鱼的基础设施。抽水捕捞、灌水养鱼,及时调节水位,抽水换水还可起到增氧作用。设备一般选用固定式轴流泵,亩产500千克的池塘排灌动力每亩配0.13千瓦。②饲料加工机械化技术。饲料分配合饲料和单一饲料两类。配合颗粒饲料是根据不同鱼类对营养成份的要求,采用多种原料和微量元素通过机械加工成颗粒状。其优点是营养全面、便于储存、减少浪费、有利于消化、可防病。饵料系数为2.5左右。加工设备分为软颗粒饲料机、膨化饲料机和颗粒饲料机三种类型,以颗粒饲料机为主。单一饲料(粗、青、干饲料)加工设备主要采用粉碎和打浆机。目前,饲料加工机品种型号较齐全,可供选用;③增氧机械化技术。水体中的溶氧量是制约成鱼产量的重要因素。池塘放养密度愈大,产量愈高,水体中靠自然因素形成的溶解氧就愈满足不了鱼类生长的需要,加上施肥不当和气候条件突变等原因,造成鱼类缺氧浮头甚至泛塘的现象严重。据测定当溶氧量低于2毫克/升时,鱼呼吸困难,低于1毫克/升时,鱼就窒息死亡。增氧机正是解决池塘水体缺氧的理想机具。它具有增氧、暴气、搅水的联合作用,同时有利于水质改善,使同量级池塘扩大放鱼量40%以上。水体增氧分重力跌水式、充气式和表面搅水式三种,以表面搅水式为主。目前国产专用增氧机械达30多种。叶轮式增氧机应用较普遍,增氧效果好。增氧效率为2.6千克氧/千瓦小时。一般池水深选用叶轮式增氧机,每千瓦动力负担面积依机型而定,低的1.5~3亩,高的2~4亩。池水浅选用简易式增氧机,一般每台负担面积2~4亩;无电区选用船式增氧机,如柴油机配套的CYC—5型池塘养鱼多用船,负担面积30亩左右。使用增氧机应注意正确安装和合理掌握开机时间。④清淤机械化技术。池塘是水和鱼的载体,对鱼的放养数量及水质影响较大。渔池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因坍塌、投喂食物等,使池塘逐步形成淤积变浅,长期不清除会使水质恶化。一般要求2~3年定期清淤1次,保证池水深2.5米左右,水质清洁卫生。人工清淤劳动强度大,投工量多,亩平投工费600元左右。采用机械作业比人工降低成本40%,提高工效30倍以上。目前,清淤机械应用较多是人力挖塘机组和吸泥泵。湖北新研制的小型清淤船比较适用。⑤运输机械化技术。包括饲肥等物料运输和活鱼运输的机械化技术。活鱼运输涉及生物、化学、机械、制冷、动力、充气等多方面技术。要满足运输活鱼的生活条件必须使用专用设备。日前活鱼运输设备主要有活鱼箱、活鱼篓、简易活鱼船(农用船改装)、活鱼集装箱等。国产4吨、2吨、1吨活鱼集装箱分别与4吨、2吨、1吨汽车或拖拉机配套使用。鱼水比冬季1:1,夏季1:2~1:6,12小时内成活率90~99.9%。1吨型活鱼集装箱与手拖配套广泛用于养鱼场和专业大户。水上运输改进小型机动船,内装水,抽水循环保鲜。

相关技术的要求

池塘标准建设,要求池深3米,池塘面积10~30亩,配建占池塘面积20%的鱼种池和30%的饲料地。池塘靠近水源,做到水、电、路三通。鱼池应集中连片(300~1000亩一片),并消毒;鱼种准备投放后,依据不同亩产量级别的放养模式选择鱼种规格搭配比例,适时放养。饲肥料准备投放,应确定不同饲肥料投放为主的模式(精饲料多的以配合饲料投放为主,湖区青饲料丰富以青饲料投放为主),并按成鱼消耗饲料的比例准备;根据鱼类生长规律,适时、定量、定位、定质投放:在机群配套方面,要求按不同放养模式的经济规模配备数量。池塘养鱼机械化增产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实施,应采取行政推动与技术推广相结合,技术发展同资金、物料相配套以及与技术培训、科普宣传相结合等有效措施。同时纳入科技管理轨道,如实行项目合同管理办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