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水生动物食性

最近更新:2023-01-29

水生动物对食物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有局限性和选择性,同时也有适应性,这是水生动物对所栖息的水域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水生动物的食性,常随季节的变化,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不同的栖息水域,往往有所变化。大多数水生动物在低龄期(特别是在仔、幼期阶段),由于取食器官和消化系统尚未完善,常以细小的、适口的浮游生物为食。当取食器官和消化系统日渐完善后,食性才有最后的分野。水生动物的食性,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植物食性 又称为草食性。以浮游植物、有机碎屑、微生物絮凝体等为主要食物,如鲢鱼、白鲫等。以周丛生物、有机碎屑为主要食物,如鲮鱼、银鲴、细鳞斜颌鲴等。以水生维管束植物为主要食物,如草鱼、团头鲂等。以周丛生物、水生维管束植物为主要食物,如鳊鱼。

动物食性 又称肉食性。以鱼、虾为主要食物,如鳜鱼、鲶鱼、黑鱼、狗鱼、鳡鱼等,又称为肉食性凶猛鱼类,有时(缺乏饲料时)甚至同种自相残杀。还有鳖、娃娃鱼也属于此范围。以软体动物(如螺、蚌、蚬等)为主要食物,如青鱼等。以浮游动物为主要食物,如鳙鱼等。以虾类和水生昆虫为主要食物,如花鲳、黄颡鱼等。

杂食性 以水生维管束植物、浮游动物、虾、软体动物、水生昆虫、丝状藻类,甚至各种幼鱼、鱼卵等为食的,如鲤鱼、鲫鱼、泥鳅、淡水白鲳等杂食性鱼类。但是这些杂食性鱼类,其食性并不固定不变,而随环境水域的变化而变化。

参考资料

水产百科:https://www.59bai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