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鲸鲨

最近更新:2023-03-15

鲸鲨 Rhincodon typus;R.typus Smith;Whale shark

鲸鲨, 俗称大鲨鱼。软骨鱼纲、须鲨目、鲸鲨科。体延长而庞大,前部平扁粗大,向后渐细小,腹面平坦,体背正中有1纵行皮脊,每侧各有2条显著纵行皮脊。头前部平扁而宽,后部背面微凸,吻端广弧形。口很大,前位,微斜裂。齿细小而多,圆锥形,齿头向内倾斜。眼很小,侧位,眼间隔宽平。鳃孔每侧5个,宽大,中间3个较大,最后2个位于胸鳍起点后上方。尾部较短,小于全长之半;尾柄细,长约为高的4倍左右,两侧有侧突,尾基上方有1凹洼。背鳍2个,分离。第1背鳍大,似三角形,始于腹鳍起点前方,前缘后倾,顶角钝圆,后缘较直,下角延长尖突;第2背鳍与第1背鳍同形,较小,起点位于臀鳍起点前。胸鳍宽大,前缘浅弧形,外角钝尖,后缘凹入,里角圆钝突出。腹鳍很小,位于第1背鳍基底近中间下方,外角钝圆,后缘微凹,里角延长尖突。臀鳍稍小于腹鳍,两鳍近同形,位于第2背鳍基底中间稍前下方。尾鳍叉形,上尾叉大于下尾叉,后端无缺刻。体灰褐色或蓝褐色,有许多浅黄色斑点及横纹,腹面灰白色。背鳍、胸鳍及尾鳍前部均灰褐色或蓝褐色,均有浅黄色斑点。腹鳍、臀鳍色稍淡,无斑点。体长一般为10米左右,大者可达20米。栖息于大洋中上层。性温和,好群游,喜静卧水面晒日。常游向近海索饵,有时也追逐鱼群。主要食物为小型鱼类、浮游甲壳类、软体动物。生殖期不详。卵胎生。我国的黄海、东海、南海均有分布。常用延绳钓渔具钓捕,也可枪击猎捕。肉可食用。肝可提取鱼肝油或肥皂原料,皮可制革,肉、骨、内脏可制鱼粉,软骨可药用,脊椎骨、脑、卵巢和胆可入药。国家二级保护。

体延长而粗大,前部平扁。头宽而扁,约为全长1/5。尾细小,比头和躯干为短,尾基上方具凹洼,尾柄两侧各具一侧褶。背面正中自头后至第一背鳍具一皮嵴,体侧具2皮嵴。吻宽短。眼小,圆形,无瞬膜;鼻孔宽大,位于吻端两侧,出水孔开口于口内;口巨大,端位,具唇褶。齿多而细小,多行在使用。喷水孔小于眼径。鳃孔5个,很宽大;鳃弓具海绵状过滤器的鳃耙。背鳍2个;尾鳍叉形,尾椎轴上翘;臀鳍和腹鳍均很小;胸鳍大,镰刀形。体灰褐或青褐色,具许多黄色斑点和横条。大洋性上层鱼类,摄食浮游生物和小型鱼类。卵生。在我国沿海夏秋北上,冬春南返。最长达20m。广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热带和温带各海区。

简介

鲸鲨鲸鲨

鲸鲨为大洋性大型鲨鱼,常成群游于水面,有时洄游于近海。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黄海、东海和南海。

鲸鲨是鲸鲨科巨大而无害的鲨鱼,广布全世界,但主要在热带海洋。学名为Rhincodon typus,是现生存鱼类的最大者,可长达9公尺,据传有可达其2倍大者。体灰色或褐色,下侧淡色,具明显黄或白色小斑点及窄横线纹。尽管体型大,但牙细小,以浮游生物及小鱼为食。一般在水面缓慢游动,偶尔可被船只碰撞。
鲸鲨是最大的鲨,而不是,用呼吸,是鱼类中最大者,通常体长在10米左右,最大个体体长达20米,体重10-15吨,为鱼类之冠。身体延长粗大,每侧各具二显著皮嵴。眼小,无瞬膜。口巨大上下领具唇褶。齿细小而多,圆锥形。喷水孔小,位于眼后。鳃孔5个,宽大。鳃耙角质,分成许多小枝、结成过滤港状。背鳍2个,第二背鳍与臂鳍相对。胸鳍宽大。尾鳍分叉。体灰褐或青褐色,具有许多黄色斑点和垂直横纹。

形态特征

裂宽,眼甚小。牙细小而多,圆锥状。鳃孔5个,分成许多细枝,交结成密筛状。体呈圆柱状或稍纵扁;体侧隆嵴明显;头扁平而宽广。吻短。眼小,侧位,,无瞬膜。喷水孔更小,位于眼后方。鳃裂特大,具独特之过滤构造,含横断每一鳃裂之薄板,另鳃弧上具许多角质滤耙,分成许多小枝,交叉成海绵状之滤器。口裂极大,前位,横向;口角具唇褶;无口鼻间沟。第一背鳍远大于第二背鳍;胸鳍特大,为稍窄之镰刀状;臀鳍与第二背鳍同大,基底亦相对;尾鳍叉形,上尾叉几比下尾叉长2倍,由上叶及下叶之中部、后部组成,下尾叉则由下叶前部突出而成。体呈灰褐色至蓝褐色,体侧散佈许多白色斑点及横纹,而这些斑纹排列呈棋盘状。

体形特色

鲸鲨是最大的鲨,是鱼类中最大者,通常体长在10米左右,最大个体体长达20米,体重10-15吨,为鱼类之冠。体延长粗大,每侧各具二显著皮嵴。眼小,无瞬膜。口巨大上下领具唇褶。齿细小而多,圆锥形。喷水孔小,位于眼后。鲤孔5个,宽大。鳃耙角质,分成许多小枝、结成过滤港状。背鳍2个,第二背鳍与臂鳍相对。胸鳍宽大。尾鳍分叉。体灰褐或青褐色,具有许多黄色斑点和垂直横纹。

分布

鲸鲨生活于暖温性大洋海区的中上层,主要分布在热带和温带海区,在中国南海、台湾海峡、东海黄海南部较为常见。

生活习性

生活于暖温性大洋海区的中上层,性温和,不攻击人。鲸鲨的游动速度缓慢,常漂浮在水面上晒太阳。以浮游生物、甲壳类、软体动物及小鱼为食。产量不大。科学家最近意识到,鲸鲨并不像人们以前认为的那样,是一种运动迟缓的动物,事实上它们会像从高空俯冲而下的鹰一样,迅速俯身向下,潜入深水里。

食性

鲸鲨鲸鲨

鲸鲨是滤食动物,也是目前已知3种滤食鲨鱼之一,另外2种分别为巨口鲨姥鲨。鲸鲨以浮游生物、巨大的藻类、磷虾与小型的自游动物(例如小型乌贼与脊椎动物)为食。它们的牙齿不是扮演觅食的功用,事实上它的尺寸并不大。取而代之的是:鲸鲨吸进一口水,闭上嘴巴,然后从鳃来排出水。在嘴巴关闭与鳃盖打开之间的短暂期间,浮游生物就被排列在鳃与咽喉的皮质鳞突(dermal denticles)所困住。这个类似过滤器般的器官是鳃耙的独特变异,可以阻止任何 大于2至3公厘的物体通过,液体则会被排出。任何被鳃条之间的过滤器官所阻塞的物体会被鲸鲨吞下去。鲸鲨曾被观察到“咳嗽”的行为,推测这是清理累积在鳃耙中的食物的方式。

鲸鲨聚集在贝里斯加勒比地区海域的礁石区,捕食巨大巴西笛鲷的鱼卵,这些卵会出现在5、6、7月的满月与弦月之间。

鲸鲨是种活跃的滤食生物,靠著嗅觉来攻击浮游生物或鱼类这些目标。鲸鲨在觅食时不需要向前游泳,它们经常被观察到上下摆动着来吸入海水与排出它来得到食物。这与姥鲨完全相反,它们是温和的滤食者而且并不会吸入海水,它们靠著游泳迫使海水通过鳃。

繁殖

鲸鲨鲸鲨与潜水员

鲸鲨是卵胎生的种类,曾有记录一尾怀孕的鲸鲨怀有超过300尾的胎仔,这可能是软骨鱼类中(鲨鱼及魟)每胎孕子数最高的种类。尽管成熟的鲸鲨有不少被渔获的记录,但却很少发现怀孕的个体,由此推测鲸鲨事十分的晚熟,怀孕的机率很低。

价值

鲸鲨是中国沿海的经济鱼类,肝可制鱼肝油和工业用油,做肥皂、油漆、蜡烛等的原料;皮可制革;肉、骨和内脏可制鱼粉,用以喂养家禽和家畜。

鲸鲨的肉可供食用,皮可制革,鳍加工成鱼翅,肝提取鱼肝油,骨、内脏制鱼粉

保护

鲸鲨几乎没有天敌,人类捕捞是其数量减少的一个原因。鲸鲨在几个季节性聚集的地区是水产业的目标之一。东南亚特别是台湾地区是鲸鲨主要捕捞区,捕捞上来的鲸鲨主要食用其肉质,有时也会将它的鳍割下以制作鱼翅。在其他地方虽然不是捕捞对象,但也会被误捕。目前生物学家仍无法得知鲸鲨的数量,而鲸鲨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为是濒危物种。菲律宾在1998年禁止了所有关于鲸鲨的商业猎捕、贩卖、输入与输出活动,印度则在2001年5月禁止,从2003年开始,台湾将鲸鲨的捕捞数量限制在每年80尾。从2008年1月1日之后,则开始全面禁止这类商业活动。

鲸鲨体型巨大,并且以捕食较小型的动物为生,此类动物大多采取所谓的k策略繁衍:生殖周期长,繁衍能力弱。通常都是受到保护的对象。但到目前为止,鲸鲨并非中国保护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受胁物种红色名录中,鲸鲨(Rhincodon typus)属于易危(UV)等级,已经踏入了受胁(threatened)的门槛,中文维基百科收录了的处于IUCN红色名录易危等级的物种还有猎豹、白马鸡、白唇鹿、川金丝猴、鸳鸯、小天鹅、大鸨等人们熟悉的物种,这些物种大多属于国家一级或二级保护动物,这说明,处于易危等级的鲸鲨的生存现状,也同样需要来自国家行政力量的保护,以避免该物种受胁状况的进一步恶化。
此外,根据华盛顿公约(CETIS)网站的数据显示,鲸鲨属于公约附录II所列物种,公约约定附录II所列物种需要管制其国际贸易的交易情况以避免影响到其存续。在国家林业局网站可以看到华盛顿公约的中文译本,其中并未规定缔约国有义务控制附录载列物种的国内贸易。
以上情况意味着,鲸鲨确实需要加以控制,但中国的相关法律在鲸鲨保护方面却是一个空白,对鲸鲨的捕捞,贩卖和消费完全处于行政力量监控的真空中。这很可能是由于以往缺乏对于鲸鲨的调查数据,鲸鲨被认为在中国海域没有分布,以至于立法者和行政主管部门都忽视了这一物种的保护。

鲸鲨鲸鲨

相关词条

鲸鲨的做法

参考资料

水产百科:https://www.59baike.com